诞生
浏阳地处湖南东部,毗邻江西。在湘水支流浏水之北,故名浏阳。家乡中和乡苍坊村距浏阳南乡不到百里处。从县城往东南,渐次走进群山环抱之中。苍坊村坐落在一条山冲里。山村依山傍水,山上生长着低矮的松杉和油茶,十多户人家依山而居。
苍坊村西面一座小山岭叫西岭,胡耀邦祖居即在山脚下。屋前溪流清澈见底,屋后山岗树木葱郁。祖居坐北朝南,泥墙茅顶,据说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中间正屋是供奉祖先的地方,两边房屋由胡耀邦曾祖父弟兄两家分别居住,胡耀邦出生在西屋东上房。
胡氏先人到西岭定居已四百余年。《胡氏族谱》记载,约明万历年间,“始祖建十公”胡允钦(字建十,1569—?)从江西高安县浯溏村携家眷迁居至此,繁衍生息,到胡耀邦辈已是胡允钦第十二代孙。胡氏后代,除胡耀邦一支世代定居中和乡外,有的迁至浏阳的文家市、岩前、山枣等乡,有的远迁至攸县。
胡耀邦曾祖父胡名钟(约1840—1885),胡氏族谱为他立传,说“幼勤诵读,通经史,弱冠早已知名”。祖父胡成瀚(1858—1896),族谱记载,博通经史,崇尚圣道,能写古文,一生倡导兴学济贫、修桥补路,在村中很有声誉。三十八岁时妻子因病去世,他忧伤过度,也撒手人寰,撇下两子一女。时胡耀邦父亲胡祖伦(1882—1954)十四岁,姑姑十二岁,叔叔祖怀八岁。族人帮助料理丧事,然后祖伦由其叔父胡成槛收养,妹妹和祖怀由其伯父胡成杓抚养。胡祖伦继续在学馆读书,同时兼作农活。十八岁时娶进文家市镇五神岭黄花冲村农家女儿刘明伦(1882—1967)。刘明伦纯朴厚道,吃苦耐劳。结婚后,夫妻回到西岭祖居安家,共生育十二个孩子,六男六女,七个夭亡,三子耀福、四子耀邦和长女石英、三女菊华、五女建中得以成长。哥哥耀福比他年长四岁。胡耀邦排行第九,父母叫他“九伢子”。胡祖伦家有房九间,耕地五六亩。胡家生活节俭,以辛勤的劳动维持吃饱穿暖的生活。胡家每年种植亚麻,胡母编织浏阳特产“夏布”,售布所得给家中贴补了收入。对子女的教育极为重视。后又干起挑脚的生计,挣几个血汗钱。胡耀邦十五岁离家参加革命时,胡祖伦仍以挑脚为生。
胡耀邦诞生后第三天,胡祖伦请堂房三伯父胡祖仪给孩子起名字。胡氏族人取名,从先祖建十公起,便制定字辈谱,即:云谦甫育,元奇志中;名成祖耀,德厚家行;千年远绍,万代恒昌。胡祖伦下一代是“耀”字辈,胡祖仪按照规矩,并寄意孩子必有大出息,引用《诗经·大雅·文王》篇“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和《易经》“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句,给孩子取名耀邦,字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