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都属人民经济
山东聊城有处名胜——“山陕会馆”。古代的商人们在关公神像前书有许多信条,其中一幅楹联是:“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谈春秋。”楹联是歌颂关公的,但又表明落脚于“我辈”即商人自身。这幅楹联是我看到的反映中国商人义利、信义观念最早最生动的文物文献资料。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关公降汉不降曹,夜读“春秋”,保护两位皇嫂千里走单骑。在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的动荡年代,“托妻寄子”的信义道德尤其为社会向往,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商人文化。关公重情重义的品德为后人所称赞。关公的信义符合了中国皇权时代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所以商人也把关公的信义、信誉当作至关重要的商业信用和信条予以崇拜。一个和金钱、商场无关的战将,商人为何把他作为财富的化身?关公在商人们的心目中究竟占据何等地位?此无他解,惟“信义”二字。
改革开放的今天,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努力拼搏。这种经济应是人民经济,个体工商户是其中一部分,民营经济也是其中一部分,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也是其中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是其中一部分。为何?因为国有企业也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我们应该用人民经济的理念,解开“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内斗、内争、内耗的死结。公有制企业和多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中都是自由主体,彼此交易都应该是平等的,我国的立法也应该遵循“规范公权、保护私权”的法理。
当今社会,讲信用、重信义、崇信誉德的必要性、迫切性已被全社会、各级政府、各类企业所认识,每个公民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由衷期望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更应该了解中国古代商人优秀的文化传统,高扬现代企业的信用、信义、信誉大旗,秉大信经商于天下,奋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