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GDP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这是胡德平同志在 2013 年 9 月 14 日由中国改革 20 人论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主办,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投资者报》、共识网协办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经济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展望”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朋友好!今天的讨论是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讨论,我对经济是外行,我想从历史资料谈一点看法。
下一轮的改革,中央和政府都非常积极,而且明确提出我们的经济要进行结构调整,要打造经济的升级版,要改变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这个时候,我就想到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有很多好的文件和决议,比如 1985 年,当时中共中央对于“七五计划”有一些建议,建议明确说从 85 到 90 年,产业结构调整应该从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行调整。当时居民消费已经从老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向电视、电冰箱和洗衣机转变。另外还提出了住宅商品化问题、社保问题、汽车工业问题、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等,我觉得这些文件和决议非常好。在这些文件上,和现在不同的就是特别重视民间投资,明确了集资是对的。文件还提出,从 86 年开始, GDP 增长不要再到两位数字以上,可以降到 7%-7.2% 水平,为什么呢?因为从两位数降到 7.2% ,国家的投资就要减少,要给改革、体制转型更宽松的条件。但是,很遗憾的是以后没有按照这个建议去做,现在又提出了内需、消费的问题,所以我觉得 85 年和 86 年的一些文件和决议还是有它的生命力的。
现在我觉得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绿色 GDP 的问题,今后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能不能按照绿色 GDP 进行?如果 GDP 减去资源消耗,减去治理污染的投资,减去原来的各种成本,得了一个负值,一两年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如果长期是负值的话,我们的经济发展能不能说是成功的呢?绿色经济和低碳技术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影响的,真要下决心对环境进行治理的话,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这个问题是应该考虑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很好的经验可以借鉴,首先能源要低碳、清洁的,各种技术革命大力支持,对风电、太阳能,虽然我们走了一段弯路,但方向是对的。美国页岩气技术革命,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影响将会起到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加快步伐。
环保技术方面,应该加强与国外的紧密合作,很多国家不卖高新技术,尤其是和武器、国防有关的技术,但是在环保方面,我们花钱买一些技术,完全可以和北欧、和欧洲、日本、美国达成很多协议,因为这是对世界都是有好处的。
现在我们的重金属耕地局部已经达到 1000 万亩,农业方面我们最大的污染源还是农业化肥和农药,这个应该下力气治理。第二产业中的各种加工业和各种制造业,如果需要整顿的话,发改委应该有相应的指标和要求,不能说只关闭小的企业。小的企业技术水平达到了就应该支持,大的企业如果达不到指标也要限改或者关闭,这才是公平的。
我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不是没有行政手段,如果行政手段和市场经济能很好地联合起来,会有很多突破,比如美国的反垄断法,如果企业做大垄断了价格和市场,就要被分拆。对我们现在来说,这个也可行。既有行政的手段,又按市场规则来交易。
最后一点,两个研究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是从事改革研究的单位,希望这两个单位在自己给政府的有关报告中,把绿色 GDP 问题提出来,尤其是在北京市的环境保护方面有这个责任。现在北京的车辆已经达到 535 万,北京的拥堵问题、人口问题、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北京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确实不应阻碍人口的自由迁徙,但是特大城市中总要有些条件,有些门槛,才能发展。北京应该成为我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经济不是不要,但应该搞一些高精尖的产业,发展旅游、高端服务业、食品工业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