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艺术传承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
通过对曹雪芹的艺术传承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
—胡德平会长在芹溪雅集暨曹雪芹西山故里名家书画邀请展上的讲话
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5月16日,距离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整整50周年。
“五 · 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今天我们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曹雪芹故里书画名家邀请书画展。
曹雪芹西山故里的兴建是在1984年。
纪念馆旧貌
1984年北京曹雪芹纪念馆成立
1985年、1986年拍摄87版《红楼梦》的时候,摄制剧组就在这里进行过培训。苏士澍主席说,如果大家只知道今天是这三项活动的开幕,历史厚重感是不够的。五十年前是五一六通知,意思是什么?演化的是什么?就是破坏我们的文化,所谓的“破四旧”。我们今天举办活动,就是希望通过曹雪芹这个历史人物,恢复传统文化,讲究艺术传承,发扬大家都为中华的文化增光添彩。我觉得,今天举办这样的活动和五十年前的灾难相比,虽然这不是我们特别的设计,但是显得特别有意义。
第二是曹雪芹学会书画院的成立。苏士澍先生是我们一个老朋友,是通过专业性的、群众性的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主席,在书画界有很好的威望。书画院是曹雪芹文化中心下面的机构,这让我们十分不敢当。苏先生纡尊降位,我们觉得一定得为艺术家好好服务。同时,所有与曹雪芹有关的活动、演讲、茶话会、各种雅集,我们都要为大家服务。大家都是北京曹雪芹学会的主人。
第三是芹溪雅集。曹雪芹原来的名字是曹霑,取自《诗经》,为什么以后给自己起号梦阮?梦魏晋名士阮籍。为什么叫芹圃?芹圃老农,芹溪居士?为什么起这样的号?我觉得和我们所在的这个环境太一致了。我们曹学会有几个颠覆性的论点,一个就是《红楼梦》的完成,起码八十回的完成,是在满清的军营里完成的。这个是不得了的事。伟大的历史名著是在最野蛮的军营里完成的,就是在这里正白旗。
第二个就是他写的大观园不是他的家产,也不是金陵的园林,而是在北京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
圆明园“天然图画”
这样的研究,证据越来越足。现在发现了两幅画。一幅就是贵州的种芹人曹霑画册,里面有西瓜图,也通过我们的严宽先生和戚明先生书画合作,重现在今天的书画展里。
还有另一幅画,大家在研究的时候发现,曹雪芹写的是章草,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文章指出曹雪芹的书法和汉魏碑贴特别相似,而且还有章草书法。现在这两幅画,看这字,鉴定出确实是章草的题法。
我们旁边还有香山八旗的碉楼建筑。大家作画写诗,可以登上那个遗址看看。大家如果站在碉楼上观赏曹雪芹故居,那是最好的一个定位点。
曹雪芹的好友敦敏有首诗,是怎么说的呢?“秋色召人上古墩”,古墩就是碉楼。“西风瑟瑟敞平原”,西面的风刮过来,刮过广袤的平原。“遥山千迭白云径”,看西山,白云中的小道。“清磬一声黄叶村”,不是诗人写过不如著书黄叶村吗?“野水渔航闻弄笛”,前面为什么叫普安淀哪?就是因为有湖,香山这里有不少湖。“竹篱茅肆坐开樽”,朋友们在这里喝酒。“小园忍泪重回首”,在这里喝酒,大家都掉着眼泪,为什么?“斜曰荒烟冷墓门”,曹雪芹葬在这里。这首诗的名字没写曹雪芹,叫“西郊同人游眺兼有所吊”,研究证明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地方。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黄叶村,看看竹篱茅肆,看看西山,我觉得在这里办雅集,纪念曹雪芹,谈文化,这里是最好的地方。
曹雪芹西山故里名家书画邀请展展厅内
希望大家到曹雪芹故居活动,多到曹雪芹文化中心雅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