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出席《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首发式
2014年5月10日上午,由华宝斋古籍书社、西泠印社出版的《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首发式,在全国政协礼堂西南厅华宝斋书院隆重举行。
华宝斋书院以其古朴典雅的设计,幽香的环境及高雅的茶薏,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是一处以书会友,以茶会友,以文会友的多功能文化书院。今天,这里高朋满座,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嘉宾、红学历史研究专家及新闻媒体记者欢聚一堂,共庆这部珍贵文献作品的首发。
在脂评系统《石头记》现存诸抄本中,有一个世称“蒙古王府本”的本子,简称“蒙府本”或“王府本”。封面以黄绫装裱,内文专用刻印朱丝栏竖格粉纸,象鼻印就 “石头记”三字,四周文武边框,版心上部单鱼尾。四函,每函八册,计三十二册,一百二十回。其中卷首程伟元序系拆卷五空白页补抄,后四十回总目、五十七回至六十二回正文及后四十回正文均用素白纸,当系后人据程甲本系列刊本补抄,实存脂本系统前八十回中的七十四回,有夹批、侧批及回前回后总评。它的版本血缘近于戚序、南图、列藏本,因而“蒙戚列”常常被版本研究专家标为一组。这部珍贵的古籍文献受到了学人们的高度重视,在《红楼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61 年春,《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手抄本入藏北京图书馆,书目文献出版社于1986年将其影印出版,俞平伯特意题签,定名《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周汝昌先生为此作序。此书与“有正书局”于1911至1912年分两次影印的《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同出一源,书中除了脂批外,还有署名立松轩的早期评语。此两书共同组成了红楼梦早期抄本中的一个重要支系。但此书的“黄绫面装”、其书的来历及后补的第五十七回至六十二回书与后四十回为何人何时据何版本补抄等许多重要问题一直困扰着聚多红楼梦的研究者。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是一部珍贵的古籍文献,它是内蒙古阿拉善卫拉特部第八代扎萨克和硕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塔王)在晚清时期购自琉璃厂书肆的。1932年,此书传与第九代阿拉善亲王达理扎雅(达王),由他的嫡福晋金允诚负责保管。1960年,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动员,达王夫妇才将这个本子捐献了出来,现藏国家图书馆善本部。该部至今仍保存着当年的收据,签名人即金允诚。
此本七十一回及其次回上的“柒爷王爷”与“柒拾而不富”,均指金允诚的父亲,即锺郡王载涛。这些字迹当是金允诚于1956年或稍后加上去的。蒙古王府本的递藏史之谜偶然得以初步破解,这是达王夫妇后人的感恩之心促成的,也是北京红学界精诚团结、联手攻关的重要学术收获。
我会会长胡德平,《曹雪芹研究》主编张书才,副主编段江丽,编委胡文彬、张俊、段启明,编辑部主任雍薇,北京曹雪芹学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位灵芝等出席了发布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