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在泉州、厦门开讲说不尽的《红楼梦》
2015年为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会会长胡德平先生受厦门大学和泉州信息工程学院邀请,分别于2015年4月26日、27日在泉州和厦门两地讲学。国务院参事谢伯阳、华盛顿大学教授江湘鸿、诗人郭香君、厦门江西商会会长熊贻德、江西省政府驻福建办事处主任尹玉光、北京曹雪芹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常永、秘书长位灵芝陪同前往。
4月26日,在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胡德平会长一行受到了郭小平董事长、林东常务副院长、苏文锦副院长的热情接待。尽管泉州信息工程学院属于理科应用大学,但当晚仍有近400名师生聆听了《曹雪芹故居文物发送的历史信息》的学术报告。
4月27日晚19:30,在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堂,艺术之梦与学术之思再次碰撞,700多名厦大学子济济一堂,期待共解曹雪芹《红楼梦》的百年经典画卷。
南强学术讲座是厦门大学最高层次的学术讲堂,每年仅举办三到四期,广邀国内外学术大家来进行学术交流。
厦门大学詹心丽副校长主持并致开场辞,讲座正式开始前,厦门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张彦为胡德平先生颁发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胡德平先生向我校赠送胡适先生收藏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影印本,之后学生代表上台献花。
胡德平会长此次讲座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说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所处社会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有关曹雪芹文物信息的再挖掘。
第一部分包括必须认清曹雪芹的社会身份;曹作为旗人,有军籍,每月有朝廷发给钱粮;曹雪芹是否只写了《红楼梦》;关于《红楼梦》研究的两种索隐方法;关注作者在《红楼梦》中对贫富对立现象的描写;大观园的原型在哪;曹雪芹对三教合一皇权的挑战;《红楼梦》中贯穿着一条人性论的红线;曹雪芹的哲学倾向是什么;高鹗没有续作之劳,只有整理出版之功十个信息。
第二部分胡德平会长与大家分享了他三十年来对正白旗老房,曹雪芹书箱、曹雪芹佚著《废艺斋集稿》等相关文物的研究与再发掘。
最后,胡德平先生介绍了北京曹雪芹学会这些年关于曹雪芹研究及文化传播的五项原则。
“香山正白旗39号老屋墙壁诗等的发现与信息整理是以上十个思想形成的来源和根据”。在说到文物信息再发掘时胡德平先生表示:“只要有实物或者文物的存在,这种研究就不该中断,应该研究下去,恐怕有不成功的地方,有错误的地方,只要有文物存在,我们研究行动就是正确的。”
胡德平先生说:“百年红学发展至今,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如何采用新方法,新形势,用新的思维去普及红学,研究曹雪芹是具有意义的热点。曹雪芹研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一项文化工作。强调要相信《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力量,反对当今社会上不读书、胡编乱造的的文化现象,我们要相信真实,而且要团结更多的力量,特别是年轻人的力量”。
学术报告结束后,会长与现场的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提问尖锐、深刻,答疑宽厚睿智,获得了多次热烈掌声。
胡德平会长此次泉州与厦门的讲学之行,具有重要意义,既是我会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的重要开端,也是宣传我会学术观点、团结更多学术力量的有益尝试,开启了我会学术传播的新路径。
(学生记者:江楠)

胡德平会长在厦门大学讲学

厦大党委书记张彦向胡德平会长赠送南强学者牌

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