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胡德平出席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

发布时间:2015-11-02 22:23 作者: 浏览:347次

 “纪念曹雪芹,应该是超越各种学术争议的,超越各种认识的局限的。”2015年10月30日下午,“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举办。此次活动由北京曹雪芹学会、海淀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平、87版《红楼梦》剧组等嘉宾现身会场,共同纪念伟大作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

活动当日,曹雪芹纪念馆对公众开放了“曹雪芹诞辰三百周年纪念展”。展馆分五个主题,立体呈现了曹雪芹的生活及创作轨迹。五个主题分别为“江南十三载”“京师一旗人”“著书黄叶村”“故居证明”“梦飨三百年”,其中,前三部分,讲述曹雪芹人生的三个阶段;后两个部分,讲述曹雪芹故居的发现。展品主要为曹氏家族相关书信、实物、收藏,《红楼梦》历年研究成果等。

当天最受瞩目的内容,当属87版《红楼梦》剧组主创团队现身亮相。导演王扶林在回顾当年的拍摄时称,拍摄《红楼梦》的初衷,是普及中国的文化名著,“大学生都不知道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那简直是开玩笑”。这部观众心中无法逾越的经典剧集,在导演本人看来,限于当时的电视条件,以及对原著的理解等原因,还是留有诸多遗憾。87版剧组的其他主创,如音乐创作王立平、编剧刘耕路,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迎春的扮演者金莉莉等人也出现在纪念大会上。

当天的香山气温很低,但纪念活动场馆还是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红迷”们。

年逾七旬的孙隆椿是原卫生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他动过两次大手术,希望在自己意识清醒前,将30多年来收藏的《红楼梦》相关工艺品捐赠给曹雪芹学会,为它们找一个安身之所;今年71岁的李女士是一位资深“红迷”,退休前在北京大学从事魏晋南北朝与元朝的历史研究,“我迷《红楼梦》的年份,是你的年纪乘以二再加上五。”张女士是一位红学研究者,她刚刚把自己的红学研究出版成书,并带来新作打算在会场上送给胡德平。

关于曹雪芹的生卒年份,红学界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主办方展出的资料显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三月初七,曹雪芹的堂叔曹頫在上给康熙的奏折中写道:“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据此推断曹雪芹的出生日期为1715年。胡德平认为,纪念曹雪芹意义重大,即使观点上有些分歧,但只要能将发现的文物保存起来,将研究的领域拓展开来,将各种观点集中起来,而且有一个地方,供人们缅怀他,纪念他,这比一家否定了一家,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要好得多。

据悉,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将跨越2015年全年。从4月至12月,先后在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了曹雪芹文化学术演讲,并在北举办了《红楼梦》文化创意展。接下来11月初,还将在巴黎举行法文版的《红楼梦》绘本发行仪式,在俄罗斯艾森大学举办第三届欧洲《红楼梦》学会研究会。■

相关资料: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芹圃,号芹溪,梦阮,清代著名小说家,祖籍辽阳。曹雪芹是内务府汉军旗人,出身“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六十多年。织造专为宫廷采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官阶虽不高,但却是肥缺,一般而言非皇帝亲信万不能充任。但“忽喇喇似大厦倾”,在先后几次宦海风波中(其中最后一次甚至查不出原因),曹家衰落,曹雪芹饱尝人世间的辛酸。

被抄家后,曹雪芹随家一起迁居北京。曹雪芹曾在“虎门数晨夕”,“虎门”即北京西单牌楼北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结识了张宜泉、敦敏、敦诚兄弟等人。

关于《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曹雪芹的中、晚年生活,由于文献资料极少,很多问题无法确知,只能存疑。从曹雪芹晚年的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仅知道曹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狷狂,对黑暗社会抱傲岸的态度。张宜泉的《伤芹溪居士》云:“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曹雪芹的诗,有创新独特之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的友人敦诚曾赞道:“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又说“知君诗胆识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敦敏《题芹圃画石》说:“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醉余奋扫如橡笔。写出胸中块磊时。”

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潦倒,常“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赠曹芹圃》),靠着卖画和亲友的接济过日子。据一些红学家考证,曹雪芹就是在这样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进行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创作。这部巨著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但全书尚未完稿,曹雪芹因贫病无医而“泪尽而逝”(亦有红学家考证认为《红楼梦》的创作时间应该是曹雪芹在右翼宗学里的那段时间,无论是生活条件和思想交流的条件都无出其右,并且根据脂砚斋等批语显示《红楼梦》应该是全部完成,但只是后半部大约三十回“被借阅者迷失”)。

对于曹雪芹卒年,学界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春末,曹雪芹已病故,有敦诚挽诗“晓风昨日拂铭旌”、“四十华年太瘦生”为证。周汝昌从挽诗“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一句中推测雪芹是因爱子患疹疾夭折而悲伤过度,一病不起,享年四十岁。敦诚在挽诗中曾两次提到了“四十”这个数字,一是“四十萧然太瘦生”,一是“四十年华付杳冥”。张宜泉也在《伤芹溪居士》诗题下注明雪芹“年未五旬而卒”,因此曹雪芹得年应在四十到五十岁左右。

【财新网】(记者 陆跃玲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1031182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