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欢迎李昭奶奶到访

发布时间:2008-09-27 23:22 作者: 浏览:161次

2008年9月8日,李昭奶奶来到北京科技职业学院沙河校区。这里曾经是北京纺织局的一个下属企业单位,解放初,李昭奶奶曾在这里工作过。李昭奶奶的到来,得到大学生们的热情接待,并和大学生们一起种下一颗具有象征意义的“李昭树”。

李昭奶奶现已87岁,安徽宿州人,1937年读高一时,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毅然奔赴延安,1940年加入共产党,1941年与当时年方26岁的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胡耀邦结婚。出生入死、风雨同舟40年后,1981年耀邦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李昭奶奶还是默默不求闻达地干自己的工作。耀邦同志逝世前6年,李昭奶奶从北京纺织局的领导岗位上离休。耀邦同志逝世后她再度当选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常委。


   下面是大学生们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大学生欢迎辞

尊敬的李昭奶奶:

在这金秋送爽、风和日丽的时刻,我们怀着十分崇敬与高兴的心情,迎来了我们心中最尊敬的李奶奶,我们北科院4万多共青团员、全体师生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祝您健康长寿,祝您全家幸福,祝您中秋快乐!

敬爱的李奶奶,46年前,您是这里轻纺事业的领导,您和您的同仁曾是这块神奇土地的主人,今天,您仍然是这里的主人,您将来必定永远还是这里的主人。“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故地重游,我们知道您很兴奋、很欣慰。时间在变,您的故土情结、沙河情结没有变;此时此刻,我们要向您道一声,李昭奶奶,过去的一切表明,您辛苦了,您付出了,您成功了,我们热爱您!

敬爱的李奶奶,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一砖一瓦、一房一舍都与您有着不可割舍的情谊。可以这么说,这里到处都有您青春的身影,到处都留有您的脚印,到处都有您挥洒的汗水,到处都有您音容笑貌的印记,一段共和国成长历史的缩影,曾在你们手中成就,一段充满激情和艰辛的创业史,曾在你们手中谱写。您和您的战友当年在这里栽下的小树已成参天林木了。我们敬爱的周继庭书记曾多次这样说,我要从中找李昭同志当年栽下的树,并以学校党、团委名义命名为“李昭树”,以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创业教育的活教材,可又怕选不准,故至今还在未竟之中。其实,这里每一棵老树都可以视为“李昭树”,它们象征着李昭奶奶生命之树长青,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敬爱的李奶奶,这里当年的隆隆机器声已变成了朗朗的读书声,但当年的厂房的骨架还在,那经历50年风风雨雨的厂区围墙还在,我们经常听老书记周继庭同志讲那激情燃烧的年代,他鼓励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永远保持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国家、为人民、为事业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教育我们永远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敬爱的李奶奶,现在的北科院有3000多名来自湖南且不少是来自浏阳的学子,也有3000多名是来自安徽还有不少是宿州的学子,他们都是胡耀邦爷爷和您的乡亲的子孙后代;其实,全中国、全北科的大学生都是您的子孙后代。虽然。这里过去的厂房已变成了大学,但活跃在这里的人们仍和你们当初一样,他们报国的情怀正代代相传;虽然,这里的单位在体制上变了,但对国家的贡献必将越来越得到更好地发挥。

今天是不平常的日子,今天是北科发展史上极有意义的日子,今天,我们将以北科院党团委和校委会的名义,请李昭奶奶与我们共同栽下一棵代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精神的“李昭树”,这棵树在这片热土上扎根、成长、壮大,其中至少有四层意义,一是要北科人永远记住发生在这里的光辉历史,以及与这历史联系在一起的代表性人物,让我们牢记光荣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并用这一传统激励自己去争取做一名创业者、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让我们牢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让树木在这里成长成材;同时,我们也要按照周继庭书记给我们指引的“成人成才成事”的道路,“坚持不懈、只争朝夕”地前进。三是可以借李昭奶奶的名字的寓意,激励全体领导和老师好好教书育人,做到“以己昭昭,使人昭昭”。让北科桃李满天下。四是栽下这棵“李昭树”,她将成为校园最美的风景,现在我们校园的绿化率已达到29%,今后还要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把校园的绿化、香花、美化搞得更好,把“校在园中,园在校中”的这一北京市绿化先进单位建设得更好,以不辜负李奶奶您对我们的期望。
以上四点我们将记在心中,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扎实努力,争取事事如意,也预祝李昭奶奶万事如意!

摘自  《北科院党团生活报》
2008年9月12日第35期(总第114期)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