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胡耀邦与麻阳冰糖橙

发布时间:2014-11-28 21:06 作者: 浏览:93次

2000多年前楚国伟大诗人屈原流放到沅水流域时,看到两岸漫山柑橘,感慨万千地写下了著名诗歌《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屈原的《橘颂》,借橘抒怀,通过描写沅水柑橘的刚正不阿、无己无私的高洁品质,表达了诗人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沈从文在他的小说《长河》中写道:“萝卜溪人以种瓜种菜种橘子为业,尤其是橘子出名。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片不大不小的橘园,无地可种的人家,墙边毛坑旁边总有几树橘柚……因橘子庄口整齐,味道甜,熟人又多,所以特别容易出脱……”沈从文所说的萝卜溪,就是今天的麻阳苗族自治县吕家坪镇。

“娶新娘,盖新房,上学堂,全靠冰糖橙来帮忙。”这一句农谚在麻阳流传甚广。如今,麻阳是全国最大冰糖橙生产基地,冰糖橙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28万吨,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产值达5.8亿元,已经成为与40万麻阳苗乡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第一大富民产业。

“搭帮总书记胡耀邦”

1984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的陪同下,来到麻阳县视察工作。按照中办的指示,汇报会上没有摆放鲜花和香烟糖果,只摆了几盘麻阳自产的冰糖橙。

当时,麻阳全县种植冰糖橙面积数量非常有限,还只有几百亩,由于甘甜爽口,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很是紧俏,购买冰糖橙必须得经县委书记的签字。席间,当时的怀化地委书记吴彦凡请总书记尝尝麻阳冰糖橙。可能是怕吃橘上火,胡耀邦说:“你们吃橙子吧,我想吃点凉薯。”无奈由于天气太寒冷,负责接待的同志并有没有准备凉薯,一时间也没找到。

过了一会儿,胡耀邦见大家吃冰糖橙都吃得津津有味,便说:“凉薯下次有机会再吃吧,今天就尝尝我们群众栽的橙子也好。”一连吃了好几个后,胡耀邦连声称赞:“麻阳冰糖橙,香甜可口,好吃。”当即指示中办的同志,带点冰糖橙回北京,风趣地说:“回去后一定要多为麻阳冰糖橙做宣传、打广告。”并嘱咐麻阳县委同志,要着眼长远,认真搞好规划,将冰糖橙产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全县人民增收的“致富果”。

离开麻阳之际,胡耀邦让中办陪同的同志买了足足十大箱麻阳冰糖橙带回北京,说是让政治局其他的同志也都尝一尝。

时间来到1985年12月,正值麻阳冰糖橙下树的时节,来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及中组部、中宣部等国家机关单位负责后勤的同志,带着胡耀邦同志的嘱托,专程来到麻阳购买冰糖橙。一见面,他们就对前来迎接的干部笑着说:“按照胡总书记的指示,我们买麻阳冰糖橙来了。”听到这话,当时负责麻阳柑桔生产的曾令宣心里十分感动。之后他多次在采访中回忆说:“身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这样的小事也能挂在心里,言出必行,我们既很感动也很惊讶,这更增强了我们发展冰糖橙致富的信心。”


在随后的几年,麻阳县按照胡耀邦总书记的指示,迅速掀起了炼山整地、开沟撩壕发展冰糖橙产业的热潮:从世界银行贷款2400万元大规模开发冰糖橙产业,建立了湖南省首个冰糖橙种植示范基地,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近万亩,冰糖橙也不再是紧俏物品,从此逐渐走进了家家户户。富裕起来的当地群众自编自唱:“胡总书记指示记心上,炼山整地斗志旺,大力发展冰糖橙,敢叫荒山果飘香。”“冰糖橙甜又香,帮助农民奔小康;小康生活哪里来?搭帮总书记胡耀邦。”

一首首山歌,表达了麻阳苗乡人对胡耀邦总书记的深情谢意。

毛致用与苗乡村支书的不解情缘

麻阳冰糖橙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早在70年代初就已经受到时任麻阳县革委会副主任毛致用(原国家政协副主席)的高度关注。

1970年3月的一天,刚从外地调来麻阳工作的毛致用来到兰里公社花园大队蹲点,与当地群众一起劳动。毛致用一边干着农活,一边询问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大队支部书记李修仁告诉毛致用,现在粮食产量是有所提高,但耕作方式比较单一,且集体经济作物太少,满足不了群众生活需要。

听到这话,毛致用拍了拍李修仁的肩膀说:“老李,我听说麻阳种冰糖橙的历史比较悠久,你可以先给大家带个头,搞出个样板嘛,我支持你。”就这样,花园村就在全县率先建立了柑橘示范基地,毛致用也隔三差五的就会来花园村调研指导,有时和李修仁一谈就是老半天,时间一长,双方也就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离开麻阳后,毛致用也一直关注着麻阳的发展变化。1986年3月下旬的一天,李修仁正打算去外地购买柑桔树苗,县里来人告诉他今天下午有领导要来看望他,请他别出去。下午3点,毛致用来到了李修仁家,李修人紧紧握住毛致用的手对周边群众喊:“毛书记来了,毛书记来看大家了!”消息一传开,花园村的男女老少都聚了过来,随着毛致用来到锦江河千亩洲上参观橘园。傍晚十分,毛致用驱车离开时,送行的花园村群众挤满了道路,依依不舍望着走远的车队,久久不愿离去。

十多年后的1998年的春天,李修仁第4次赴长沙去看望已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毛致用,一见面,毛致用便问李修仁:“花园村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如何?冰糖橙品种改良后市场反响好吗?”一连串的询问,凝聚着这位国家领导人对麻阳人民的深情牵挂。

李修仁告诉毛致用,冰糖橙产量提高很快,现在全村温饱问题也基本解决了,目前就是交通有点困难,全村靠渡船过河,运费太贵,抬高了冰糖橙种植成本。听到李修仁反应的问题,毛致用表态会帮忙想想办法。在他的关心关注下,很快,横跨锦江河长达1100米的麻阳锦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困扰橘农多年的大桥梦终于变成现实。

袁隆平院士两次题词盛赞麻阳冰糖橙

麻阳冰糖橙产业的发展,凝聚着农业科学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关心。

麻阳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据麻阳县志记载,早在先秦时期,麻阳当地人就开始种植酸橙、黄柑、朱桔等古老品种。清朝顺治年间,从四川、贵州等地开始引进甜橙,后培育形成了麻阳自有的甜橙、岩园五号、刺桔等地方优良品种。

沈从文在小说《长河》中对麻阳柑橘也有赞誉:“记称‘洞庭多橘柚’,橘柚生产地方,实在洞庭湖西南,沅水流域上游各支流,尤以辰河(今麻阳锦江河)中部最多最好。树不甚高,终年绿叶浓翠。仲复开花,花白而小,香馥醉人。九月降霜后,缀系在枝头间果实,被严霜侵染,丹朱明黄,耀人眼目,远望但见一片光明。每当采摘橘子时,沿河小小船埠边,随处可见这种生产品的堆积,恰如一堆堆火焰。”

柑橘是长河永远的风景。沈从文《长河》文中的辰河中部,即贯穿麻阳全境的锦江河中部,今天麻阳苗族自治县的吕家坪镇、黄桑乡、兰里镇、高村镇、岩门镇、隆家堡乡一带。现实里的长河,因柑橘而更加殷实。

在2001年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后,麻阳冰糖橙又被农业部评为“极优果品”,麻阳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冰糖橙之乡”、“湖南省冰糖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特色柑橘优势区域建设重点县”等称号。麻阳冰糖橙先后7次荣获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中国(中部)国际农博会金奖。2011年,“麻阳” 柑桔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麻阳冰糖橙的各项荣誉奖项,离不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对麻阳冰糖橙的长期关注和关心。不管是在怀化工作期间,还是离开怀化后,袁隆平院士对麻阳冰糖橙在品种改良、品牌打造和产品推广等方面多次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和帮助。并促成了湖南省农科院与麻阳的院县“联姻”合作。麻阳县先后新改良锦红、锦玉等多个冰糖橙极优品种,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4.5万亩,打造出了“麻阳”、“东坡”、“长风”、“莲馨”等4 个湖南省著名商标品牌。

2005年11月26日,“中国冰糖橙之乡”富民政策与特色产业专家做座谈会在麻阳召开,袁隆平院士品尝改良后的麻阳冰糖橙后,大加赞赏。认为麻阳虽然不是冰糖橙的原产地,但基础最好,规模最大,品质最优,遂亲笔题词:“中国冰糖橙之最——湖南麻阳”。

2011年10月18日,带着全县橘农的重托,麻阳县委书记胡佳武带领负责柑橘产业发展的相关人员,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所,向袁隆平院士问计麻阳冰糖橙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听完关于麻阳冰糖橙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后,袁隆平告诉胡佳武一行,要将麻阳冰糖橙“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长寿之乡”这两块金字招牌结合起来、利用起来,走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并再次欣然题字“麻阳冰糖橙、苗乡长寿果”,以表示对麻阳人民和麻阳冰糖橙产业发展的深切关注和鼎力支持。

世界拳王心系“橙乡”

周志鹏,绰号“湘西钻山豹”,先后获得国家“优秀士兵”、世界军人运动会锦标赛“国家运动健将”等称号以及多个世界自由搏击大赛冠军荣誉,是从麻阳走出去的一位世界级拳击冠军。

周志鹏出生在麻阳县江口墟镇一个偏远小山村,祖上三代均为农民,家里是种植冰糖橙的大户。早在1998年,周志鹏的父亲周尚义就承包了村里的30亩橘园。每到周末和寒暑假,懂事的周志鹏都会到父亲的橘园帮忙除草、施肥、修枝、摘果,力所能力的事情样样都干。“志鹏从小就爱吃冰糖橙,一吃就是七、八个,家里人都说他长了一副‘橙子肚’,橙子吃得多,力气也比同龄孩子大。”据周尚义回忆,周志鹏14岁那年就能挑起200多斤的担子。

2004年,获得中朝军队拳击对抗赛冠军的周志鹏第一次接受国际媒体采访时,曾有一段深情的回忆:“少年时在家乡帮父亲管理柑橘的经历,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练了我的意志,也因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最想感谢的是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

从在湖南省队训练,到进入八一拳击队,再到成为世界级冠军,常年在外漂泊的周志鹏曾多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2011年11月,正在准备“武林风”中日美泰四国王者争霸赛时,正值麻阳冰糖橙成熟的时候,在得知家里的30亩柑橘园今年喜获丰收后,就在决赛前几天,周志鹏打电话给远在麻阳农村的父亲,说想吃点自家栽种的冰糖橙。父亲二话没说,连夜到橘园采摘了一大筐,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县城快递了过去。

在获得此次比赛的冠军后,周志鹏对麻阳当地媒体说:“当收到家里寄来的冰糖橙时,我倍感亲切,虽然父老乡亲不能到现场为我加油,但每次看到父亲从家乡寄来的冰糖橙,我就感觉充满了力量。”

麻阳冰糖橙铺就了周志鹏最初的拳击之路,周志鹏也对麻阳冰糖橙充满了感恩之情。2012年10月23日,在日本K1格斗大赛中KO日本拳手森孝太郎之后载誉而归的周志鹏,第一站就来到了麻阳最具代表性的橙香园,为即将举行的第一届湖南麻阳冰糖橙采摘节做义务宣传。在了解了全县冰糖橙长势和丰收情况后,周志鹏心理十分高兴,并在镜头前亲自品尝了麻阳冰糖橙,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来宣传推介麻阳优质冰糖橙,为家乡橘农做出自己的贡献。

百岁寿星们的“长寿果”

在文昌阁乡坳土坪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百岁老人张元元,她出生于1910年,今年已是104岁高龄了,如今身体良好,精神奕奕。

老人养育了10个儿子,现在还有7子,五代同堂,一大家子59人,如今跟四儿子赵家顺住在一起。

赵家顺告诉我们,老人生活一直很朴素,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爱吃粗茶淡饭,喜食蔬菜、瓜果,尤其是本地产的冰糖橙。

老人喜食冰糖橙的这个爱好,缘自30多年前的一次“高价品尝”。

上世纪70年代,麻阳只有陶伊村种有几亩冰糖橙,年产量也不高,但味道甜美,在麻阳已是声名鹊起,想要吃到不容易。紧俏,让“冰糖泡”青睐一时,没有县委书记的签字,一个冰糖橙也是奢求。

老人的大儿子赵家玉为了孝敬母亲,在当时合作社统购统销的情况下,搭车辗转到县城,找熟人批条子按每斤0.7元的“高价”从陶伊村购得一些冰糖橙给母亲尝尝鲜。“从搭车到县城,到托人批条子,再回到家里,一斤冰糖橙花了好几块钱。”回忆起当年给母亲买冰糖橙的几番周折,赵家玉感触多多。

初次品尝,张元元就被冰糖橙那种浓郁的清香、甘甜香脆的口感所征服,并且念念不忘。为了能让母亲经常吃到冰糖橙,1982年,赵家玉托人从陶伊带来几株冰糖橙树枝,嫁接到自家门口的园地里。

由于地理气候相适宜,经过精心的培育,嫁接的冰糖橙枝很快就成活,不到三年的时间,老人就吃到了自家的冰糖橙,并且甘甜程度与陶伊村的别无二致,老人很是喜爱。

后来,随着全县加大推广冰糖橙种植力度,全村都种有冰糖橙,老人的几个儿子目前种植了15亩,年收入达到9万多元,在带动全家致富的同时,更满足了老人家吃冰糖橙的愿望。

赵家顺告诉我们,30多年来,冰糖橙一直是母亲最喜欢吃的水果,如今虽有百岁高龄,但身体硬朗,病痛也少,很少去医院。“与张元元老人一样,麻阳健在的46位百岁老人大都喜欢吃冰糖橙。”中国老年学会长寿委员会箫振禹主任的介绍,麻阳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夏秋日照多,无霜期平均297天,水中含有大量以离子状态存在的铜、锌、铁、碘、硒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种出的冰糖橙富含多量糖分、有机酸、矿物质,铁、硒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E,常食可增强免疫力,有清热化痰、理气降压、明目利尿之功效,是健康长寿之佳果,所以常食有助健康长寿。

中国柑橘协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邓子牛曾多次到麻阳实地考察和学术研究,他认为麻阳特有的紫砂页岩土壤,最适合冰糖橙生长。麻阳冰糖橙中富含的微量元素有助于人体健康,所以麻阳冰糖橙有“苗乡长寿果”的美誉。

现在,又到了冰糖橙成熟季节,老人家门前的橙树上缀满了黄澄澄的果实,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