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宏:胡耀邦的万源情结
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任中共川北区委员会书记兼川北军区政委、川北行政公署主任。
1952年,胡耀邦千里迢迢来到万源视察。期间,他详细听取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工作汇报,视察了万源中学,参观了当年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的战场遗址。之后,在县委大院内与时任万源县委书记苟润堂、县长高林青、组织部长崔秉兴进行了聚谈。胡耀邦指示万源县委、县政府:一定要精诚团结,发扬红军精神,把万源这片红色的土地建设好。之后,摄影人员拍下了胡耀邦与万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聚谈的照片。
80年代初,一些老红军向县委提出修建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的建议。可那时,因为资金问题,县委很难下决心满足这些老红军的愿望。1984年,时任万源县委副书记王腾芳受县委书记李伯俊的委派,到北京去争取建水泥生产线的项目。临走时,李伯俊让王腾芳带上正担任党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1952年与万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聚谈时的照片,希望在北京找一找在京的老红军和中央领导汇报万源准备新建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的想法。到了北京,王腾芳一行人一面跑水泥项目,一面商量怎样将胡耀邦在万源的照片送到胡耀邦手里,并请求胡耀邦题写“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馆名。之后,他们通过熟悉的在京老红军将县委给胡耀邦的照片和书信送到了中组部办公厅。办公厅的王秘书又将照片和书信转送给了胡耀邦。三天后,王秘书来电话说:耀邦书记见了他在万源县委的照片和书信,高兴得哈哈大笑,马上就提笔写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几个字样。
王腾芳一行拿到了总书记胡耀邦的题字之后,迅速给在京的曾在万源保卫战中战斗过的李先念、徐向前、张爱萍、魏传统写了信,请求他们给战史陈列馆题词。没想到,在不到一个星期之内,就收到了他们的题词。
王腾芳一行返回万源后,县委书记李伯俊马上拿着胡耀邦的墨宝赶到达县地委汇报。时任达县地委书记盛永堂立即表态给万源5万元资金作为建馆费用。之后,万源县委又拿着胡耀邦题写的馆名和李先念、徐向前、张爱萍、魏传统的题词到四川省委、省政府找省委书记和省长汇报。那时,正在金牛坝开省委会议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当即批复给万源50万元建馆专用资金。有了建馆资金,万源县委立刻破土动工建设“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工程。之后,文化部也依据胡耀邦给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题写的馆名,划拨给万源18万元的文物陈列专用资金。
当时,万源受到胡耀邦总书记的关爱,更受到了中央、省级各部门的关爱。在1984年这一年中,中央和省级部门先后给万源修建新华书店27万元、人民电影院30万元、修建文化馆20多万元、图书馆8万元、科委5万元、体委3万元和新建城守中学(现在万源第三中学)27万元等建设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