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批准宣传张志新
核心提示:《人民日报》编辑部决定转载,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中央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胡耀邦说,张志新是刘胡兰式的英雄人物,《人民日报》应该刊登。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5年4月9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任仲夷绕过禁区为张志新平反》
任仲夷主政辽宁时,率先投入“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两个凡是”。在任仲夷和辽宁省委平反的冤假错案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为张志新冤案平反昭雪。
张志新临刑前惨遭割喉
张志新,1930年出生于天津,参加过解放军,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工作。
在“文革”中,张志新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明确表示对林彪不信赖,对江青有怀疑,对打倒和陷害刘少奇、邓小平、贺龙、习仲勋等一大批革命老干部不满,也对“文革”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提出直率批评。因此,她遭到林彪、“四人帮”及其死党残酷迫害,于1969年9月被捕。1970年8月24日,她被硬加上现行反革命的罪名,判处无期徒刑。在长期监禁中,她的精神和肉体遭受巨大伤害,但仍坚持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四人帮”死党指令杀害她,1975年4月3日宣布对她加处死刑,次日即执行枪决。临刑前,行刑者害怕她发出呼喊,竟然把她按倒在地割断喉咙,秘密处决。
任仲夷冒风险为张志新平反
1977年2月,中央任命任仲夷为辽宁省委第二书记,实际负责全面工作,不久正式担任辽宁省委第一书记。1979年1月,张志新案在辽宁省委扩大会议上被揭露出来,任仲夷要求抓紧清查这一案件。3月9日,辽宁省委召开常委会听取对张志新案复审汇报时,任仲夷提出坚决为张志新昭雪。他说:“我主张和赞成定为烈士,予以彻底平反昭雪,对她的家属、子女要很好照顾。”
在任仲夷的高度重视和督促下,省委有关部门当月即写出《关于张志新案件复查情况和平反意见的报告》。任仲夷坚决为张志新平反并在全省大张旗鼓地号召向她学习,是要冒着巨大政治风险的。当时正刮起一股极左思潮,企图否定刚确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张志新对“文革”、对毛泽东的错误包括庐山会议上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也提出了批评。这两个问题,当时属于绝对的“禁区”。任仲夷为张志新平反,不仅承受来自中央一些领导人的压力,就连当年判处张志新死刑的原审法官也称是“按照实事求是定罪的”,还对复审案件的法官说:“毛主席、毛主席著作,她(张志新)反了。你能翻案?”
华国锋拒绝给张志新题字
任仲夷绕过“禁区”,利用张志新后期被迫害患有精神病的条件,以“模糊战术”为她平反昭雪。他为这一平反定调为“张志新是反对林彪、‘四人帮’”,将张志新批评毛主席的言论笼统地列入神志不清时所讲,“把这些说成是她的,是不公平的”。
这时,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正在辽宁视察,为一些单位题词时,任仲夷建议:“请华主席给张志新题个字。”华国锋扫了他一眼,未予理睬,意思明显是不给题。在一旁的几位干部见状,担心平反之事有“行不得”之疑,事后神经紧绷地问他怎么办?任仲夷说:“他不题可能有别的考虑,这不要紧,我们还是按省委的决定干。”
后来有人问任仲夷,给张志新作出平反决定前,是否向中央打招呼,他回答:“没有。有错必纠嘛,这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冤案有很多,没有必要就张志新一人的案子请示中央。”他心里清楚,如果张志新案子送请当时的中央批示,这案要翻就很难了。在任仲夷主持下,1979年3月31日,辽宁省委为张志新召开平反昭雪大会,追认为革命烈士。
胡耀邦批准宣传张志新
1979年4月5日,《辽宁日报》刊登《为真理而献身》的长篇通讯,首次公布张志新的事迹。在任仲夷的支持下,《辽宁日报》对张志新的宣传持续了5个月。《人民日报》编辑部决定转载,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中央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胡耀邦说,张志新是刘胡兰式的英雄人物,《人民日报》应该刊登。随后,各地报纸纷纷转载文章及张志新照片,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当时全国各大报纸介绍张志新的文章如潮似涌,任仲夷并没有停留在为张志新平反昭雪和赞扬歌颂这一层次上。1979年8月,他在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就张志新冤案作专题发言,提出应当总结吸取4条教训:一、我们的专政制度应当在法律上明确地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并把政治思想反动与有行动的刑事犯罪区别开来。二、对敌专政也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也要采取合法的手段。对敌斗争的扩大化,在审讯中搞逼供信甚至采取极不人道的法西斯手段,必然在革命队伍内部造成大批冤假错案。三、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党内生活必须正常化。四、最根本的是必须防止林彪、“四人帮”一类阴谋家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摘编自《任仲夷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