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沈宝祥:胡耀邦与中央党校的新生

——在中央党校 “纪念胡耀邦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5-11-18 20:29 作者:沈宝祥 浏览:140次

今天参加这个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座谈会,我的思绪很不平静。

本人有幸,曾在耀邦同志领导下办《理论动态》,前后四年多时间,因而能够近距离接触胡耀邦,得到他的具体指导和亲切教诲,使我终身受益。我们理论动态的同志们深切地怀念耀邦同志。

胡耀邦同志一生为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的十年,他为党为人民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耀邦同志从19773月到中央党校工作,一直前行,到1987年初。在这十年中,耀邦同志是拨乱反正的先觉者和先行者,是战斗在拨乱反正第一线的领军人物,是改革开放事业卓越的开拓者和有力的推进者。

中央党校,是粉碎“四人帮”以后,耀邦同志复出的第一个岗位,是耀邦同志十年奋斗的起步之地。

中央党校,是我们党的最高学府。但是,在长期“左”的思想和路线影响下,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大批判”一波又一波,搞得乌烟瘴气。十年“文革”,在康生的操控下,中央党校是“重灾区”,成了烂摊子,处于散伙状态。

 耀邦同志到中央党校后,紧紧依靠党校广大教职工,从深入揭批“四人帮”,清查与“四人帮”有牵连的人和事入手,迅速理出了工作头绪,打开了局面。他在召开整风会议,揭批“四人帮”的同时,抓紧复校的各项准备工作,经过短短半年时间,就招收了八百学员,在1977926,开学上课了(109举行开学典礼)。

耀邦同志抓中央党校的复校开学,不是简单地恢复过去的一套,而是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开拓创新。他提出了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中央党校办校目标,重新组建了一支教师队伍,制定了全新的教学计划,选编了百万字的教材,提出了“两个为主”的学习方法,倡导“四不主义”,等等。

在中央党校开设科学社会主义课程,引导党的领导干部结合中国的实际,学习和研讨社会主义问题。这是耀邦同志的一个创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

以上这一切,使中央党校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中央党校的复校,贯穿了改革的精神;中央党校的复校,也是中央党校的新生。

胡耀邦同志是历史新时期党校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耀邦同志立足党校,面向全局。他把中央党校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同全党全国的揭批斗争相结合;他把中央党校的复校开学,同治党治国、“中兴伟业”紧密联系起来。

正是在中央党校,他响亮地提出:把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思想是非、理论是非、路线是非再颠倒过来。这是最早的拨乱反正口号,也是解放思想的先声。为此,他在紧张的复校工作同时,创办了《理论动态》这个小刊物,成为思想理论上拨乱反正的“排头兵”。耀邦同志通过《理论动态》这个刊物,发动和推进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后又发动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讨论。

耀邦同志指导中央党校杨逢舂、叶扬、陈中三位同志,撰写了《把被“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的文章,粉碎“四人帮”一周年时,在《人民日报》发表,吹响了平反冤假错案的号角。

在中央党校,耀邦同志大力平反冤假错案。有人认为,“文革”前批判“合二而一”运动中的冤案不能平反,因为那是毛主席领导下搞的。针对这种观点,耀邦同志说:“不管什么时候定的,不管什么情况下定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只要是冤假错案都要平反”。耀邦同志在任中组部长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他明确提出:“落实干部政策的根据是什么?是事实,也就是干部过去的实践。判断对干部的定性和处理是否正确,根本的依据是事实。经过对实际情况的调查核实,分析研究,凡是不实之词,凡是不正确的结论和处理,不管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搞的,不管是哪一级组织,什么人定的、批的,都要实事求是地改正过来。总之,对待一切案件,都要尊重客观事实,这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这就是著名的平反冤假错案中的“两个不管”。很明显,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平反冤假错案中提出的主张,就是“两个不管”的最初版本。

在耀邦同志的支持领导下,中央党校率先揭露了阴谋家康生,不但彻底揭开了中央党校的盖子,挖出了中央党校各种问题的总根子,有效地推进了揭批“四人帮”的斗争,对全国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也是有力的推动。

中央党校从创办到现在,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央党校的历史上,既有辉煌,也有低谷,是曲折发展的历程。在中央党校八十多年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度辉煌。

一是延安时期,以中央党校为依托,进行全党范围的整风运动。大批干部集中在中央党校进行整风学习。通过整风运动,克服了教条主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学风。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从此,实事求是成为中央党校的校训,实际上也成为了党的思想路线。

中央党校的再度辉煌,发生在历史新时期。中央党校复校开学以后,轮训大批领导干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带动全国地方党校的恢复和发展,形成全党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热潮。特别是,耀邦同志以《理论动态》为依托,发动和推进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央党校成为这场大讨论的主阵地。通过这场大讨论,推倒了“两个凡是”,促进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伟大的历史转折作了思想准备;通过这场大讨论,重新确立并发展了党的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通过这场大讨论,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懂得了、掌握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道理。中央党校的这一度辉煌,是同胡耀邦的名字相联系的。

中央党校校园中的实事求是碑墙和巨石,大礼堂前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二个大字,就是中央党校两度辉煌的思想结晶和重要标志。

耀邦同志忧党忧国,心系人民。在他的心目中,人民是至高无上的。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向党中央提出了三条治国建议:(一)停止批邓,人心大顺;(二)冤狱一理,人之大喜;(三)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这三条,每一条都与人心相联系,贯彻其间的基本思想,就是“人心为上”。人心所向,人民的利益,这是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他在去中组部上班前,同理论动态组同志谈话时说:我们的精神状态很重要。我想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的利益,想的是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毛主席旗帜下,做好工作,把我们的希望寄托在民心上,党心上,把我们的荣誉,耻辱,命运,寄托在人民的裁决上。寄托于个人,我看不必要。寄托别的都不可靠。人总要依附。是依附自己的领导者、熟人、老朋友、首长、老同志?我不这样。不要把自己轻易地依附于什么人,不要把自己轻易地绑在一个什么车上。要依附于人民。归根到底还是个人民,还是个人心。领袖要代表群众。一离开人民,人民就要抛弃他。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深刻最普通的道理。他强调,这是我移地闹革命要讲的最重要的一段话。这一段话,是对我们的教育和勉励,也是耀邦同志的心声。

耀邦同志任职中央党校,前后达五年之久。在他的精心领导和培育下,中央党校形成了一套好的作风,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敢于抓重大问题的研究,平等探讨,苦干实干,等等。这些好的作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耀邦同志的思想和作风,在中央党校留下深深的烙印。

为了纪念耀邦同志,我们编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胡耀邦在中央党校》。这本书的编写得到校委领导的支持和指导,已经报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审读者认为;这本书“以丰富的素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胡耀邦在中央党校工作期间的思想和实践,展现了他为党校复校改革、培训干部、组织和推动真理标准大讨论、平反冤假错案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及取得的成就,讴歌了他在拨乱反正的历史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勇气。书稿文字朴实,图文并茂,真实表达了中央党校人对胡耀邦的缅怀之情。”他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比较好。

耀邦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六年了,但他却活在党校人的心中。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作风,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是那样的鲜活,时时浮现在党校人的眼前。

我们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耀邦同志的思想和精神,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把中央党校的事办得更好,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而更加努力地奋斗。

 

20151110初稿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