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10日 胡耀邦参加马海德遗体告别仪式
医林乔木 友好飞鸿
马海德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杨尚昆李鹏万里李先念邓颖超胡启立等参加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记者于长洪)被誉为“医林乔木,友好飞鸿”的马海德安详地躺在鲜花翠柏里。
他的遗像悬挂在灵堂正中。仍旧是熟悉的笑容,甚至能让人想象到那爽朗的笑声。
赵紫阳、邓小平、陈云、彭真、徐向前、聂荣臻、乔石、姚依林、李锡铭、丁关根、薄一波、阎明复、周谷城、陈慕华、王汉斌、宋健、陈俊生、王任重、杨静仁、周培源、赵朴初等向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献了花圈。
马海德的遗体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杨尚昆、李鹏、万里、李先念、邓颖超、胡启立走来了,他们默默地向这位为了实现自已的理想半个多世纪始终如一、战斗不懈的奋进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马海德1933年来中国,1936年到延安。在苏区延安,他和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有很多交往。正是在那里,1937年,马海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战争时期,马海德曾担任军委卫生部、中央外事组和新华社等部门顾问。1950年,他加入中国籍,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加入华籍的外国人。
建国后,马海德担任卫生部顾问、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中心主任、并曾当选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王震、田纪云、李铁映、吴学谦、宋平、胡耀邦、秦基伟、宋任穷、芮杏文、温家宝、伍修权、刘澜涛、耿飚、姬鹏飞、黄华、程子华、习仲勋、彭冲、廖汉生、陈希同、方毅、康克清、吕正操等今天都来到北京医院,与这位著名医学专家——使我国在六十年代初基本消灭性病和大量减少麻风病的有功之臣马海德作最后的告别。
马海德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受到世界广泛赞扬。他先后荣获比利时“达米恩杜顿麻风协会”授予的1982年度奖章、黎巴嫩德科芒德尔国家勋章和美国1986年艾伯特—腊斯克医学奖,印度1987年甘地国际麻风奖。去年,他的母校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授予他名誉理学博士称号。
参加今天遗体告别仪式的还有外国友人米勒夫妇、艾泼斯坦夫妇、艾德勒夫妇、专程从美国赶来的柯林父子,中央和国务院一些部门负责人、马海德生前友好及有关国家使节共200多人。
根据本人遗愿,马海德的遗体献给医学事业。他的骨灰一部分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一部分撒在延河里,还有一部分由马海德的国外亲属带回美国家乡。
(《人民日报》1988年10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