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沛璋: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走向人生终点的思考
高锡安学长两个月前就与我通话,要我想好一个题目来南京向中央大学的学长们作一个汇报。我十分高兴、也十分珍惜能有这个机会,与七十多年来同风雨的学长、校友们相互切磋。我们都是已经年届耄耋七、八十岁的老人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情,就是我们这一辈子过得怎么样,我们身后世界又将会怎么样。因此我想好的题目就是《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走向人生终点的思考》。现在我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思想历程,请学长们、校友们指教。
我把我的一生,概括为四句话:
少年立理想,鬓白梦半真;
真理路漫漫,求索伴终生。
第一句话;少年立理想
我与许多学长们一样,都是出生在国难当头的年代。我六岁在上海刚进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日本侵略者发动9.18事变,中国军队没放一枪,就丢失东北大片好河山。这样下去,我们就会像“红头阿三”(在上海英租界红布缠头的英国警佣)那样当亡国奴。接着,日本侵略者果然在上海发动12.8事变,我跟母亲向乡下逃难。1937年,我小学刚毕业,日本侵略者就发动7.7事变,接着就在上海发动8.13淞沪战争。我又逃难到租界。当时租界在日本的包围之下被称为“孤岛”。在租界里,抗日救亡活动,十分活跃,有许多进步报刊。可以看到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斯诺的《西行漫记》。我在租界办的格致公学上了初中。英国校长怕得罪日本侵略者,对我们管得很紧。但我在十四岁刚上了初一的时候,就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上海学生抗日救亡协会的抗日救亡活动。在学校里没有地方开会,我就说服爱国的老师,上课时在讲台上作抗日宣传。英国校长来查课堂,老师说:“你尽管讲,他听不懂你讲的中国话。”我还在教室里贴上了抗日宣传壁报。在学校外,可以听到爱国民主人士的演讲、报告。一个最吸引我的题目就是:《中国向何处去》。在国难当头的茫茫岁月,我逐渐懂得了一亇道理,要救亡,就要有一个坚强的、有明确奋斗目标的领导。一首《你是灯塔》的歌吸引了我:
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
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
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舵手,你就是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你走,
中国一定解放!
1939年,我初中二,十五岁,由高二的同学吴学谦的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我入党的理想就是先取得抗日和民主革命的胜利,为最终实现共产义而奋斗。
在以后艰难复杂的十年地下斗争中,吴学谦一直是我的引路人和领导。解放后吴学谦曾任外交部长、国务院副总理。
第二句话:鬓白梦半真
经过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新中国诞生了。从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到今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80多亇国家元首云集北京参加开幕式。我感到中国人民己经可以昂然站立于世界了。这一部分理想终于实现了。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艰苦卓绝的斗争、大量的鲜血换来的。
但是,我同时看到腐败成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们普遍以谎言欺骗自己和别人,青山绿水正在变成穷山恶水,这难道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新社会、新中国吗?因此有了
第三句:真理路漫漫
我对自已少年时立下的理想,所接受的革命道理,是否真正是为人民造福的真理,觉悟是很慢的。一直认为听党的话,跟着党走没错。
1957年,党发动整风,号召大家鸣放,提意见。我到北京大学看大字报,感到这样无政府状态的大鸣大放,应该加以引导。回来向时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反映。但是后来传达毛泽东的指示说,这是引蛇出洞,要反右。我就按照党的指示,连续写了几篇反右的社论。《中国青年报》的编委刘宾雁,和也是少年参加革命的副总编陈模等一些骨干,都先后被划为右派。讨论到我时,绝大部分同志都反对把我划为右派。但我还是受了一个党内警告处分,带队到农村下放劳动。到1958年反右运动已告“胜利结束”,我忽然被通知回北京参加团的三中全会,说要检查青年团对接受党的领导问题。查到反右前的1956年,团中央的一些领导在筹备召开团代会时,曾发表青年团应该青年化、民主化的改革言论,认为这些言论都是反党的。项南(后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梁步庭(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都受了处分,而我被补戴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帽子。这使我大为困惑。明明我是少年入党、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怎么忽然变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呢?也真不知道右派为何物。但既然反右是毛泽东的决策,戴右派帽子是党组织的决定,思想不通,还得不断检讨认错。这样在农村劳改三年,之后作为“摘帽右派”,又奉命起草新一届的团代大会报告。但不久发生“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又被作为“老右派”打翻在地,在“五七干校”被专政劳动8年。直到粉碎“四人帮”,我从干校回北京,被借调到朝阳区委党校讲课,我还是捧着《毛选》五卷,大讲无产阶级专政继续革命那套极左理论。
一直到真理标准的讨论,天安门1976年四五革命运动的平反,特别参加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才认识到那套极左理论祸国殃民的危害,认识到中国的出路是必须实行民主宪政。于是利用作为老同学聚谈的机会,向老同学江泽民进言推进民主宪政。同时也在报刊上发表一些反思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汇集在许多学长们看到的那本《与江泽民一席谈》一书中。
之后,我边调查、边思考,又陆续写了一些反思的文章。这里我选了其中的八篇,向大家作亇汇报。
一、《患难出英豪》(2003年)
这是为江苏省电视台原台长丁群编写的《扛起地狱的闸门》一书写的序。丁群采访了二十多位在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第二条战线”的二十多位英豪。这些英豪曾为专制统治下的人民获得解放而英勇斗争,而当新中国来到的时候,这些英豪却纷纷落马,遭受迫害。例如蒋介石的亲信陈布雷的爱女陈琏,义无反顾地奔向革命,解放后先是她深爱的丈夫、学生运动的领袖袁永熙被划为“右派”,在“文化大革命”中,本人又遭受污陷,为表白自己的清白,她竟抛下她热爱的三个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决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序言对一系列悲剧的根源—---“百代都行秦政法”的皇权专制作了分折。
二、《中国崛起的道路》(2005年)
这是一篇最早反思中国崛起的文章。在人们为“中国制造”的产品畅销世界而高兴时,文章指出崛起中存在的问题:资源告急、环境恶化、社会关系紧张、人民实际得益甚少。文章提出不能走西方掠夺资源的工业化老路,而推荐华盛顿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最早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托亚.森提出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文章指出中国要和平崛起,必须处理好三大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的和谐关系。
三、《社会主义路线图》(2006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中,我们经历了许多社会主义的误区,而改革开放后我们重新描绘的社会主义蓝图,又与现实相距甚远。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为人民谋福利。历史经验证明,再好的蓝图,必须对权力过于集中的制度进行改造,才能有保证。
四、《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大劫》(2007年)
文章着重分折反右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的极大祸害:
1.使成千上万知识分子顷刻成为社会的贱民。如果法国一下失去500个科学家、艺术家、作家、音乐家、诗人,法国历史就会倒退半个世纪。而1957年反右,使中国顷刻失去成百万知识精英;2、破坏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结成的统一战线,使民主党派名存实亡,中国从此走向一党专政;3、使中共从此失去诚信,并形成社会上親不爱、子不孝、人相残的无诚信的恶劣风气;4、使知识分子丧失了作为社会良心、民族智慧必须具备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扼杀了全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创造精神,使半个世纪来,中国出不了大师级的人才,攀登不了世界科学和艺术的高峯。
五、《何时能见开一代民主新风》(2008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青年报》曾经公开报道青年厨师陈爱武批评商业部长吃客饭搞特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青年和人民群众,被认为是开了一代民主新风。但是二十多年过去,北京法制记者,因为批评了辽宁的一位县委书记,这位书记竟派警察来北京抓记者。中国是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的签字国,但十年过去了,我国人大至今没有批准公约在我国实施。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座里程碑-----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8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终于认识到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联合各阶级建立新民主主义。但夺取政权后,毛泽东很快抛弃了来之不易的新民主主义和与各民主党派共同签订的人民大宪章—--《共同纲领》,走了30年的弯路,直到改革开放,才逐渐找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2008忧思录》(2008)
针对普遍存在盲目乐观现象,提出应该居安思危,首先看到地球变温出现的不断的自然灾害,还必须看到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腐败己成为我们民族的大害。文章提出推进渐进改革的三点建议:
继续解放思想;
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首先要保证言论自由,建立與论监督。
八、《多难兴邦,我们学到了什么》(2008年)
5.12巨大沉痛的地震灾害,唤起了全民族的巨大觉醒和精神升华,必须十分珍惜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概括为七点:1.生命至上、人民至上;2.党心、民心,心同则刚;3.人民子弟兵传统永葆常青;4.决不能让孩子再遭受伤害;5.把信息公开透明坚持到底;6.完善监督机制从现在开始;7.用世界眼光来看世界。
所有这些文章,都是经过认真的反复思考。写成时总以为自己已把问题看清楚了,但事后又总是发现还远远没有看清楚。因此有了
第四句:求索伴终生
对客观真理探索是无穷尽的。孔子说:“朝闻夕死可矣。”生命不息,就要求索不止。
现在要思考求索的,至少有这样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百年来我们究竟要圆一个什么梦
成功举办奥运会,被说成是百年圆梦。经查才知查,百年前的确有人说过,想在中国也能举办运动会。这是1907年南开大学校长張伯岺在学校举办运动会闭幕式时说的。如果因此认为百年来中国人民就只是想圆这样一个举办奥运会的梦,那就错了。一百几十年来,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要圆的是一个大得多、艰难得多的大梦:中国要独立富强,要实现民主宪政,实现现代化。
大家知道,中国在古代曾十分强盛。据国外史学家研究,盛唐的GDP曾占世界的40%。一直到明代,中国还很强盛。郑和七下西洋,他的船队比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的船队要强大得多。我国古代虽也有丝绸之路,但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国际贸易。明代甚至实行闭关锁国,愚蠢的明朝皇帝甚至下令烧了郑和的船队和所有航海资料。进入近代,西方发生了工业革命,有了蒸汽机等先进技术,从封建社会进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就发生大变。西方国家用炮舰进行侵略性的贸易。中国从鸦片战争后,不断遭受侵略,惨痛的教训,使朝野都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认识到必须向西方学习。学什么?首先想到的是学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于是有了洋务运动。清朝派出许多大臣到西方考察,回来说,西方强大不光是有先进的工业,更重要是因为他们有充满活力的体制,于是有了戊戌变法。1908年颁布了中国的第一个宪法《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臣民权利义务,破天荒第一次赋予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自由,迈出了政治现代化的第一步。这样的大变革“非特我朝三百年所未有,亦自周.秦三千年所非有。”清朝晚期虽然腐朽,确实在考虑政治体制改革了。辛亥革命第二年,孙中山就颁布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宪政、实现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由于反动保守势力强大,政权还是沦入军阀手中,内忧外患不断。而究竟如何向西方学习,是西学为体还是为用,还是全盘西化,争论不断。1914年五四运动,陈独秀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总结了如何向西方学习的争论,这就是既要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又要向西方学习民主宪政,这样才能实现国强民富,实现现代化。
但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把中国引入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弯路。孙中山在成立同盟会前,曾两度到欧洲向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党国际取经。当他看到列宁居然在资本主义不发达的东方,用暴力夺取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一党专政获得成功,受到了鼓舞,提出“以俄为师”,像俄国那样,形成党高于一切的党国体制。74年后,曾经强大一时的苏联自动瓦解,说明违背客观规律的暴力政权,终归要失败。列宁的继承者斯大林,用暴力几乎杀尽了与列宁一起打天下的革命力量。列宁的老师,最早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在《政治遗言》中说:他一生最大的错误是没有教育好列宁这个学生。列宁聪明、一往无前,但固执、残暴。在落后的东方搞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是流氓无产阶级价值取向的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实现,只能是党的专政,最后形成个人专政、独裁。
孙中山“以俄为师”,推行国民党的军政、训政、宪政。到蒋介石是“一亇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实行亇人独裁。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剑,曾经想以社会党的理念来建党,但是“以俄为师”的强大潮流下,身不由己地听从了第三国际、斯大林的指挥。结果1924—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失败,成百万共产党和革命群众人头落地,陈独秀成了“右倾机会主义”的替罪羊,被开除出党。中国党继续听从斯大林指挥,在中国成立苏维埃政府,结果遭国民党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才逐渐探索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这就是必须联合各阶级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奋斗。
这样就必须回答,怎样看指导我们大半个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的认识可归为四点:
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为了人的解放,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恩格斯晚年回答用一句话表达马克思主义,这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他指出:“无论那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生存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胎盘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作用,资产阶级由于掌握科学技术,“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三、马克思又是满怀激情的革命家,他容不得资本主义对工人进行绝对贫困的剥削。30岁血气方刚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中,宣布要消灭私有制,要与旧社会决裂,要用暴力夺取政权,要搞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显然,这种充满激情的革命主张,是与他的理性思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是相矛盾的。
四、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发展自己理论的与时俱进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看到科技发展,不能再用巴黎公社街垒式的暴力革命,社会进步使工人阶级可利用议会斗争来争取和保卫自己的权利。马、恩坦诚宣布自己过去一些想法错了。当有人还在宣扬已经过时的主张时,马克思断然宣布:“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为了人的解放,而大搞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造成巨大的灾难。毛泽东专政下死亡的人数,甚至成倍于斯大林专政下骇人听闻的死亡人数。陈独秀一生经过艰难曲折的探索,在国民党监狱里痛定思痛的思考,重新回到“五四”的主张。指出“科学与民主是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人类历史的进步,虽不幸而有一时曲折,甚至于一时倒退,然而祇要不过于近视的人,便不能不承认历史的大流,终于沿着人权民主运动的总方向前进。”
人类近百年的历史表明:科技、民主和市场经济,是现代文明三大支柱。邓小平的伟大贡献就是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灾难老路,推进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纳入了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他还曾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遗憾的是“六四”之后,他不再提政治体制改革。
回顾这一切,那么今天我们要圆怎样一个百年梦呢?这就是百年来我们一代又一代先辈为之奋斗的强国富民、民主宪政、实现现代化的梦。今天我们还是要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
第二个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走到了哪一步
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是一片大工地,盖起全世界最多的高搂,高速公路已四通八达。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办世界最盛大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又实现了神七飞船在舱外太空行走。而这一切背后,我们看到严峻的现实:
国富民穷
30年高速发展,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亿元,在世界排名第四。外汇储备世界第一,1995年—2007年,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只增加1.4倍,农民只增加1.2倍。政府除了财政收入,还掌握包括国企、公有土地和矿产资源,全国76%的资产财富。而全国绝大多数人民无地无产。与俄国相比,差别明显,俄国GDP增长6%,而人民的收入却高出GDP的两倍。世界银行2007年12月发布的《贫困评估报告》: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中国10%贫困人口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走向绝对贫困。如果按照世界上公认的人均1天1美元以下就属贫困的标淮,我国还有2.1亿贫困人口。
2、贫富差距世界第一
2006年世界银行报告:中国0.4的人口掌握了全国70%的财富。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全国60%的财富。中国的贫富差距是美国的10倍,与世界相比,也是如此。
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中纪委办、中国社科院联合的《全国地方党政部门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薪酬和家庭财产调查》批露:党政干部已经形成社会特权有产阶层。其中地厅级以上干部已是官僚特权阶层,他们的收入是当地城市人口收入的8—25倍,是工农的25倍—85倍。
材料显示:中国500个特权家庭,加上他们的子孙、亲友和身边人员5000万人,垄断着整个中国。
3、权贵垄断,民不聊生
最近一个例子,毒奶粉是国家质检总局黑心官僚与三鹿集团黑心商人互相勾结毒害我国的婴儿。
4、山穷水恶子孙难活
30年高消费、重污染的高速发展已使我国1/4的国土沙漠化、3/4的森林消失,所有的大江大河、湖泊、沿海都己受到严重污染。我国二氧化炭的排放量已是世界第一,污染已造成大量病患,如此发展下去,我们子孙后代又怎么能活?
这一切表明,我国的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都已严重恶化。群体性闹事大量增加。一个偶然事件都有可能造成民众社会情绪的“井喷”。
目前的状况,己使原来反对改革的左派和支持改革的民主派都感到极大的不安。左派作家魏巍在去世前留下遗文:《重建共产党》,呼吁高举毛泽东继续革命的旗帜。民主派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则呼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已无退路!
第三个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出路在哪里
如果说有两种资本主义:“好资本主义”和“坏资本主义”,那么我们一百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奋斗,决不是要向“坏资本主义—权贵资本主义”发展。我们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要走实现国强民富、民主宪政、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前最根本的两条:还政于民和还富于民。
还政于民,就是坚定地进行政治体制攺革,实行民主宪政。
还富于民,就是农者有其田,业者有其产。要按照.社会主义造福人民的根本原则,使全体人民能掌握全国人民的财产。
实现还政于民和还富于民,将极大地振奋全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使百业昌盛,在经济上将变依赖出口为滿足内需,消除贫困,使全体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目前国内、国际的形势条件,我们完全能够做到还政于民和还富于民。机不可失,时不宜待。
能不能做到还政于民和还富于民,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面临两个考验:为公还是为私,是否有胆有识。
第四个问题: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知识分子始终是人类的智慧和良心,没有知识分子就没有人类文明。我国的知识分子,不但为我国创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而且有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传统。宋朝大哲学家张载有“橫渠四句教”(张载号横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四句教”为我国知识分子立下了崇高的理想境界和最高的人格标准。
毛泽东一贯仇视知识分子,不断贬低知识分子和迫害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被称为臭老九。许多优秀的知识分子,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思想的能力,以致至死不悟。像邓拓这样杰出的新闻战线的领导,在他自杀的遗书最后还高呼:“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己有很大改善(农村教师,特别是许多“代课老师”生活还十分困难),但是目前我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精神还远远没有恢复到应有的状态。因此,
一、首先要恢复和唤起知识分子赖以安身立命的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二、要勇敢地肩负起实现百年圆梦的历史使命,为国强民富,民主宪政和现代化奋斗。
振奋起大无畏的创造精神,勇攀世界科学、艺术和思想的高峰。
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中华民族,应该为人类输送大批能流芳百世的大师级的人才。
在座的许多学长,在过去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奋斗中,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许多贡献,取得了很大成绩,受到了人民的敬重。现在我们己经老了,虽然许多学长还在不断努力,我们能做的贡献毕竟很有限了。但有一件事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把我们一生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感受,真实地告诉我们的后代。
到明年9月9日上午九点,是我入党宣誓七十周年。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走向人生终点的思考,向学长、校友们作亇汇报,敬请大家批评指教。
看到满堂白发苍苍的学长们,冒着酷暑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老学长还拄着拐杖赶来,听我近两小时汇报,使我十分感动,深深地感谢大家!敬祝大家健康长寿!
2008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