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夜
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有幸躬逢其盛。
这三十年间,我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女、读书写作,生活平淡而稳定。应该说,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对此,我心怀感恩。
三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这几天各个媒体已经连篇累牍,毋庸我再多言。今天在下班的路上,望着周围的高楼大厦、路上的车水马龙、远处的万家灯火,我忽然想,中共建政后到改革开放前,也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那三十年,父辈们都做了些什么?如果从1949年开始就不瞎折腾,踏踏实实搞经济建设,我们现在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二
1949年—1978年,也差不多有三十年。在那个荒唐的时代,中国人活得太苦太苦,活得太累太累!土改、镇反、整风、三反五反、人民公社、反右、大跃进、文革、批林批孔批周公、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人告人、人整人、人斗人、人打人,一轮一轮的运动,永不停息的折腾,赤县神州仿佛成了人间鬼域。
直到1978年,中国人这才认识到:解决好衣食住行,好好过日子才是正理!
道理就这么简单!而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国人竟然付出了三十年血与泪的代价!
可悲的是,至今仍有些人认识不清。
我认识的几个父辈,他们做了一辈子工人农民,一辈子省吃俭用,老了,家无积蓄,身无长物,只有对毛的崇拜仍一如既往,思想上仍生活在那个“火红的年代”。
我还认识几个“老三届”,他们在应该上学的时候参加了红卫兵,天天忙着打砸抢;他们在应该工作的时候,被伟大领袖的一句话流放到了农村,住集体宿舍,种几亩薄田。而他们现在却口口声声“青春无悔”。
于是,我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名言又加深了一层理解。
林语堂先生说:“中国就有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阶层,利益每天都在被损害,却具有统治阶级的意识。在动物世界里找这么弱智的东西都几乎不可能。”
令人慨叹的是,这么弱智的东西,不仅1978年之前遍地皆是,1978年之后也大有人在。今后,估计这种弱智的东西仍将生生不息。
三
正因为中国人曾开了三十年的历史倒车,所以,奋力刹住倒车的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才成了彪柄史册的伟人;三十年前的今天,才成了当代中国的一个里程碑!
真不容易啊,的确应该好好纪念纪念!
而纪念,不应该只是简单地总结一下,更不是意味着就此划上一个句号。
真正有意义的纪念,即使不对灭绝人性的时代进行彻底的清算,也应该与那种时代划清界限。
真正有意义的纪念,不应该一味地歌功颂德,不应该一味地粉饰太平,而是应该作进一步的反思,检点这三十年的不足和失误,这样才有可能找出解决当前矛盾和问题的办法。
真正有意义的纪念,不应该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应该大刀阔斧、披荆斩棘,发扬1978年改革开放的前辈们勇于突破的精神,突破目前制约中国文明进步的各种条条框框和利益束缚,使2008年成为中国的又一个里程碑。
真正有意义的纪念,也不是旨在向世人宣告:我们绝不这样、绝不那样。开放的精髓,就是以包容的胸怀,向世界开放,吸纳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只要有前人开辟的康庄大道,我们就应该勇敢地走上去,不必盲人骑瞎马般地去摸索新路;只要有前人建好的桥梁,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摸着石头过河。
四
制定一个光明的、诱人的目标容易,关键是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我注意到,胡总今天的讲话中,没再提“共产主义”一词。
小时候学政治课,老师满怀憧憬地告诉我们:实现了共产主义,我们就能按需分配。我们需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按-需-分-配——这是通过人的欲望来引诱人。
而实现共-产-主-义有个前提——人类的觉悟极大提高,劳动成为第一需要——这就意味着,必须消灭人的欲望,人成为只知干活的机器。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人生就这么几十年,给人画一个几世几劫之后才能吃到的大饼,有意义吗?
五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些话说得多好啊!
而关键是如何做到。
思想上有禁区,就根本做不到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改革开放就不会深入,发展就不会科学,社会也不会和谐。
这三十年来的几次思想解放,实际上是不断突破禁区的过程。
“两个凡是”的禁区、计划经济的禁区、公有制的禁区、姓资姓社的禁区……就是在一轮一轮的思想解放中被突破的。
当前我们需要解放什么思想?看看现在我们还有哪些禁区就知道了。突破这些禁区,就是我们新一轮思想解放的目标。
六
我们常说:要抓住历史机遇。
近一百年来,中国曾面临着多次历史机遇,但大多都错过了。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先贤们终于抓住了一次历史机遇,那么,谁将是下一个抓住历史机遇的伟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