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以后别再提倡上山下乡

发布时间:2009-08-14 21:14 作者:许人俊 浏览:123次

1978年国庆节后,国务院开会讨论知青问题。李先念风趣地讲:“说上山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难道到工厂就不接受再教育?城镇知青下乡,乡下农民进城,这叫公公背媳妇过河,费力不讨好!”因当时亟需保持社会稳定,中央政治局确定知青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继续鼓励、支持知青安心农村,有步骤、有计划、稳而不乱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具体对策是:国营农场的知青要基本稳定不动,对插队知青调离农村的条件进一步放宽。原以为国营农场知青集中管理,条件好,问题少,故而采取“稳”农场、“放”农村的策略,没想到引起的不满情绪更大。

云南垦区知青起事最早、最厉害。1978年10月底,西双版纳景洪农场的上海知青执笔起草《致邓副总理的公开信》,表达了要求返城的强烈愿望,签名者974人,但两次写信均没有回音。绝望之中,他们愤然发起罢工,发表罢工宣言,派上访团进京请愿。50多个农场、3万多知青参加集体罢工,形势相当紧张。

1978年12月25日,农林部副部长、国家农垦总局局长赵凡带领的国务院调查组到达昆明,1979年1月28日回京。在此期间,他们以国务院知青办的名义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处理一些地方知识青年请愿闹事问题的请示报告》,就解决知青问题提出了六条意见。除提高农场工资等内容外,报告还建议:参照以往办理病退、困退的规定商调办理回城;城镇职工退休后,可以由其在农场当知青的子女回城顶替;城市招工时,允许到农场商调本市下乡知青;上海郊区到农场的青年,可以允许回原籍社队。国务院很快就批准了这个报告,知青返城之门从此正式开启。

这期间,中央书记处再次进行专题研究,万里副总理表示:“以后不要再提倡上山下乡了。”胡耀邦态度更明确:“要把让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种地的办法改过来,要用其所长,不要强其所难。过去的办法是一举两害,现在要一举两得。”与此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也大胆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逐步走城市化道路,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我们一方面发动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一方面又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显然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实际也堵不住这一时代潮流。

鉴于沉痛的历史教训,中央书记处审时度势,果断决定:从当年(1980年)暑假起,应届毕业生不再上山下乡,一律作为待业青年,根据实际需要统筹安排。从此,建国后倡导了近三十年之久的上山下乡运动宣告结束。

(据《党史博览》2004年第2期许人俊/文)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