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打开“红色记忆”之门
五十多位“革命后代”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我的父辈》征文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
60多年前,父辈们出生入死,一起开创了新中国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业;60年后,后辈们相聚一堂,共同翻开“铭记、传承、创新”的厚重篇章……昨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厅举行的《我的父辈》大型征文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更像是一次难得的“兄弟姐妹”聚会,新民晚报《我的父辈》大型征文的作者——50多位开国元勋、开国将帅、开国功臣的后代,打开“红色记忆”之门,展望祖国未来之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平时较少参加活动的毛泽东同志的女儿李敏在女儿孔东梅陪同下来了;周恩来同志的侄女周秉德受弟弟周秉钧之托来了;朱德同志的女儿朱敏完成征文后几个月不幸患病去世,未能见到新书出版,她的丈夫刘铮代表她来见证这一刻;任弼时同志的女儿任远征、陈云同志的女儿陈伟华也都欣然赴约……
1
早早到场
会议定在下午2时半开始,下午1时半刚过,滕代远同志的儿子滕久明就来了。63岁的滕久明心情激动,他说自己平时就爱看新民晚报,家附近的报栏里就有。在一旁沙发上休息时,他便迫不及待地翻开刚拿到手的新书《我的父辈》。
2时许,宋任穷同志的女儿宋勤、彭德怀同志的侄女彭钢、陈赓同志的儿子陈知建、王树声同志的女儿王四毛、汪锋同志的女儿王南宁、肖克同志的儿子肖星华、李达同志的女儿李彤妍、陈士榘同志的儿子陈人康、陶铸同志的女儿陶斯亮、贾拓夫同志的儿子贾虹生、董必武同志的女儿董良翚、彭真同志的儿子傅洋、谢觉哉同志的儿子谢飘、薄一波同志的女儿薄小莹、黄克诚同志的女儿黄楠、罗瑞卿同志的儿子罗箭、林枫同志的女儿林耿耿、陈正人同志的儿子陈瑞生、李聚奎同志的女儿李卫雨、伍修权同志的女儿伍连连、李强同志的儿子李小强、王任重同志的儿子王四龙、邓华同志的女儿邓青青等先后来到会场,纷纷为新民晚报《我的父辈》征文合订本签名,一时间签到处热闹非凡。
开会前,这些特殊的作者纷纷拿起桌上的新书互相签名留念、互留电话号码,不少人还拿出相机互相拍照。“革命后代”的共同身份、一脉相承的崇高信仰、“红色记忆”的自然共鸣,将大家拉得很近、很近。
在上海出生的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兴奋之余,用上海话赞扬“老乡”:“你们真是做了桩好事体!”
马文瑞同志的儿子马晓文、徐海东同志的女儿徐文惠原定到外地参加活动,为了参加这次难得的聚会,不约而同地决定:把先前订好的机票全部退掉!为活动成功举办穿针引线、做了大量策划工作的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晓明,马文瑞同志的女儿马晓力、马小玫,张国华同志的女儿张小康等都赶来祝贺。为了这次聚会,胡耀邦同志的儿子胡德华提前从广东飞回北京,携夫人及时赶到会场。
一些不能到场的作者在向组委会“请假”时都表示“非常遗憾”。本次活动组委会名誉顾问、肖华同志的夫人、红军老战士王新兰由于年事已高,专门委托长女肖雨前来;陆定一同志的儿子陆德因突然腰部扭伤不能赴会,专门向组委会办公室请假,并委托弟弟陆建赴会;乌兰夫同志的女儿云曙碧、谭震林同志的女儿谭泾远、张云逸同志的儿子张光东因在外地,特地派第三代与会。
2
惊喜连连
“北捷姐姐!”肖华同志的女儿肖雨一见到罗荣桓同志的女儿罗北捷便激动地抱在一起。父辈位高权重、自己却依然不改“本色”的老人,身上那股自然流露的率真劲儿使得会议还未开始便高潮迭起,惊喜连连。
“你就是燕燕啊!小时候我们俩还经常一起玩呢!”海军原第一政委苏振华同志女儿苏承业拉着海军原司令员肖劲光同志的女儿肖凯的手惊喜万分,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要不是新民晚报搞这样一次活动,我们俩现在走在大街上肯定谁也不认识谁了。”原来,肖凯和苏承业已经50多年没见面了,以前只叫对方的小名。
最大的惊喜来自本次征文活动组委会名誉顾问、谢觉哉同志的夫人、96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王定国。身材瘦小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的她颈上系一条艳丽的丝巾,衬得一脸喜气。她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刚一现身,就成为“焦点”——年逾花甲的作者们老远就叫着“王妈妈”“王阿姨”直奔过来,“王妈妈看着我们长大,太熟悉了!”
面对这些“老小孩”,王定国老人笑开了颜,有的人她还能一眼认出来,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拍着手。坐在休息室里有人上前合影,见别人站着,她也坚持要站起来。工作人员介绍,老人七八十岁开始练书法,去年还办了画展,今年还去了革命圣地延安和她的老家四川呢!
会前,组委会安排大家在人民大会堂“江山如此多娇”大型国画前照一张“全家福”,成为最受欢迎的“节目”。大家把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留给“王妈妈”,再互相扶助着登上一排排架子,让镜头定格下这温馨难忘的一刻。合影结束,坐在前排的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转过身来又送给大家一份惊喜:“照片印好了,保证给每家送一张留作纪念!”话音刚落,响起一片欢呼声、鼓掌声。
3
无尽感谢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感恩的季节。会上,每一位发言者都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陈毅同志长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作为作者代表发言,他首先向上海市领导和上海人民以及征文活动主办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父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非常丰富的,好在这本书的出版让我们这些后辈有机会发表看法,和许多朋友交流,作者本身也可以向书中其他‘兄弟姐妹’作者学习,说到底,要按老一辈的教诲,向人民学习……”陈昊苏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
陈云同志的女儿陈伟华是一位退休教师,虽然一再谦虚地说“事先没‘备课’,说不好”,但同时也表示,父亲是上海人、新民晚报是上海的报纸,“没有理由推托”。
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主任陶骅说,《我的父辈》大型图书的出版,其意义远远不止于57篇好文章,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样一本书会让更多人心灵受到感动、灵魂得到净化,激励大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行。”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仲伟在座谈会上说,从今年7月31日起,新民晚报推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报道《我的父辈》征文活动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广大读者从老一辈革命家后代追溯父辈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人民共和国缔造者、创业者的高风亮节和对子女、家人的言传身教。这是新时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报道的一个创新。
当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超宣布座谈会暨新书首发式结束时,大家都意犹未尽,开始了第二轮签名、拍照留念的“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