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在陕北瓦窑堡时的中央党校(上)

发布时间:2011-10-21 20:50 作者: 浏览:132次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吴旗镇。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旗镇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在陕北“立足”,“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以陕北苏区领导全国革命”。会议并指出,我们在这里将开始“新的有后方的运动战”,陕、甘、晋三省,将是我们将来“发展的主要区域”。

    在吴旗镇,中共中央还接待了红十五军团前来联系的同志,并给红十五军团负责人徐海东、程子华写信,感谢他们在陕北坚持战斗,慰问全军团同志。中共中央并派贾拓夫、李维汉携电台去寻找陕北红军和刘志丹。贾拓夫、李维汉在甘泉下寺湾遇到郭洪涛,得知刘志丹等陕北主要领导干部在肃反中已被拘捕。他们立即报告中共中央,中央要他们立即通知当地党组织“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来解决”。

    11月2日,中共中央到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甘泉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和陕甘、陕北党政领导机关会合。为统一军政领导,中央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军事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西北办事处和西北军委后方办事处。任命毛泽东为西北军委会主席,周恩来,彭德怀为副主席,其成员有王稼祥、林彪、程子华、徐海东、聂洪钧、郭洪涛,任命博古为西北办事处主席,林伯渠、邓发、王观澜、崔田民、徐特立、蔡树藩、邓振询分别为财政、粮食、土地、国民经济、教育、司法、内务、劳动等部的部长,罗梓铭为工农检查局长。中共中央对外公开用“中共西北中央局”,对河北及白区仍用中共中央。中共西北军事委员会还发布命令,恢复红一方面军称号,委任彭德怀为红一方面军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林彪为第一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徐海东为红十五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叶剑英为参谋长,张云逸为副参谋长,王稼祥为政治部主任,杨尚昆为副主任,周恩来兼任军委后方办事处主任,聂洪钧为副主任。

    中共中央在下寺湾还决定,立即派王首道、刘向三前往瓦窑堡了解陕北的肃反问题,接管陕甘边的保卫局工作。组织由董必武、王首道、张云逸、李维汉和郭洪涛五人组成的“党务委员会”,负责处理陕北肃反问题。

    为应对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中共中央在下寺湾还决定,中央领导暂分两路,一路由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率红一方面军向南,准备粉碎敌人的“围剿”;一路由张闻天、博古率领中央机关往北去瓦窑堡,领导地方党政军的工作。

    向北这一路,1935年11月7日离开下寺湾,10日到达瓦窑堡,很快即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西北办事处,将原陕北、陕甘苏区以下寺湾为界,划分为陕甘省、陕北省,任命李富春、郭洪涛分别为这两省的中共省委书记。另外,又决定设关中、三边、神府三个特别区,任命贾拓夫、谢维俊、杨和亭分别为这三个特别区的中共特委书记。

    据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维汉回忆,中央到瓦窑堡后“立即恢复中央党校”,其名称已不再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 校”,而 直 称“中 央党校”,其地点就在安定(即今子长县)第二完小。

    关于中央党校具体恢复日期,查不到当时的文字记载。现在看到的只有林伯渠长征日记中有一条间接的记载:“十一月十九日,晴,八时党校开会,博古报告肃反工作。”这里的“党校”应该就是“中央党校”。11月10日中共中央机关到瓦窑堡,19日已到“党校开会”,那么它的恢复时间应当就在10日至19日之间。

    恢复后的中央党校负责人李维汉回忆:“校长、教务主任由董必武、成仿吾分别担任,龙标贵负责总务工作。”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访问过当时在党校学习的孙君一、马亚夫,他们说开始时,校长是李维汉,董必武是教务主任,过了一段时间董必武才是校长。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说法呢?很可能是,李维汉是长征前中央党校的校长,又是中央组织部的部长,恢复中央党校自然要他管这件事,同时他又住在党校,所以在恢复之初,按旧例仍称他为校长,而在党校恢复之后,中央就正式决定由董必武担任校长。上达两种说法,可能都是对的。

    中共中央未到瓦窑堡之前,陕北有一个苏维埃干部训练班,其负责人是鲁振华和李登瀛,恢复中央党校之后,这个班即合并到中央党校,成为党校的一个班次。这个班有二三十人,孙君一、马亚夫就是跟随这个班到中央党校的。11月26日,中共西北中央局作出《西北中央局审查肃反工作的决定》,宣布在错误肃反中强加给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人的“莫须有”的罪名,纯属不实之词,释放出被关押的有一百多人,其中有些如习仲勋、张策等人便到中央党校工作或学习,另外,又有一些地方和军队干部,以及从外面来的一些知识分子到党校学习。中央党校即由一个班次发展成三个班,分别由成仿吾、冯雪峰、习仲勋担任班主任。稍后,又成立一个高级班,党校的教员大部分进了这个班。这个班由李景膺担任班长,其学员有马定邦、刘有恒、关文遴、廖志高、鲁思温、李甫山、孙君一等。这个班除了自身学习之外,还要进行教学工作,常常是董必武、成仿吾首先给这个班上课,然后再由这个班的同学去给其他的普通班上课。

    中央党校在瓦窑堡时的课程有:政治常识(时事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都包括在这门课程之中)、党的建设、苏维埃建设、游击战争,分别由李维汉、董必武、成仿吾、冯雪峰等人主讲。游击战争则是请红军副参谋长张云逸主讲。当时,党校还有军事教员黄元庆、孙树良、黄鸿藻,他们不讲课,只管学生的军事训练、赤卫队,组织学生轮流担任党校站岗、警卫等事。各班的学习时间都不长,有的一个月,有的半个月或二十天,有的只学了七天就随部队参加东征去了。

    在瓦窑堡,使学生们终生难忘的一件大事,就是直接聆听毛泽东的报告。1935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党校举行党的活动分子会议,请毛泽东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党校的学工人员都听了这个报告。这不但极大地帮助了同学们对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策略的理解,还使同学们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所以给他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王 渔)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