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祥:中国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
——重温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推进思想解放的宣言书。
“南方谈话”发表后,在祖国大地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启动并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这是我国改革史上一段很成功的实践。“南方谈话”有力地推进了思想解放,也为推进思想解放创造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前导。 我国的旧体制都有相应的一套思想观念为之辩护和维护,主要是“左”的思想和传统观念。这些“左”的思想和传统观念,往往以吓人的姿态出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阻碍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因此,要触动和改革旧的体制,必须首先破除“左”的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倒了“两个凡是”,才使改革开放得以起步和展开。在“南方谈话”前,“左”的思潮又呈卷土重来之势,而且气势汹汹,致使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处于停滞状态。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尖锐地批评了“左”的思想,解开了人们的思想疙瘩,壮了人们的胆,从而重启了改革开放。今天,我们又面临重起改革的形势。如何重起改革?关键还是要推进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要善于抓住焦点。“ 左”的思想表现在多方面,有一系列论点,邓小平抓住了当时成为矛盾焦点的“姓资姓社”问题,深入剖析,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一下就击中了“左”的要害,势如破竹,破解了似乎难以突破的难题,使人们豁然开朗,思想进入了新境界。
推进思想解放要敢于碰硬。 当时,坚持“左”的一套的人,不是一般的人物,而是理论家,有的还是政治家。他们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不触动他们,思想解放就难以收到大的成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直击这些理论家、政治家,说他们“连基本常识都没有”。这就大长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志气。
中国的改革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新的态势。一方面,改革要向纵深发展,由于过去的改革存在不周之处,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民生问题突出,腐败恶性发展等问题,引起群众的不满,另一方面,出现了既得利益集团,和一些同改革唱反调的怪 “理论”。以上这些,造成了改革迫切需要推进而又阻力很大的局面。这是人们特别怀念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原因。
打开改革新局面,关键还是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当前,要注意破除以下几个阻碍改革开放的观念(一)中国国情特殊论:(二)条件不成熟论;(三)片面的稳定论。
能否借鉴“南方谈话”推进思想解放的经验,学习邓小平的勇气,魄力和智慧,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是对我们的新考验。
2012 年 2 月 19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