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亲自钓鱼”给高岗戴“反党”帽子?

发布时间:2012-03-07 21:18 作者: 浏览:271次

1955年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对高岗、饶漱石的“反党联盟”作出决议。大会报告谈到高岗的反党活动中说到一条:“当1953年12月毛泽东同志依照前例提出在他休假期间委托刘少奇同志代理中央领导工作的时候,高岗就出面反对,并且私自活动,要求由他来担任党中央总书记或副主席”。(邓小平《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报告》,《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20册)会议决议据此给高岗戴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的帽子。由于在1953年12月的那次会上,朱德也曾表态赞成“轮流”主持中央工作,因此被认为在“高饶问题”上,老总也是“有账”的。
 

众所周知,从1945年中共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央书记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大书记,刘少奇位居第二。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谈判,1949年毛泽东去苏联访问,由刘少奇代理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已成惯例。1953年12月毛泽东外出休假,何以在毛泽东主持的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会对由谁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一事出现不同意见呢?离开具体的历史背景,人们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其实,重要的历史背景是,建国后,毛泽东与刘少奇在政治上出现了分岐。1950年和1951年刘少奇先后对中共中央东北局有关富农的问题,对山西省委有关现在就应削弱、动摇农民私有基础的主张,批评这些都是“农业社会主义思想”。但毛泽东否决了刘少奇的意见。1953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作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更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等提法,认为这是“右倾”思想的表现。同时,毛泽东要杨尚昆核查未经他看过而发出的中央文件,严厉批评说:“过去数次中央会议决议不经我看,擅自发出,是错误的,是破坏纪律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鉴于上述重大背景,这才有对毛泽东外出由谁代理的问题提出讨论,而不是一如过去的惯例直接交由刘少奇主持。那么,1953年12月,由毛泽东主持的书记处扩大会议对由谁代理一事,是怎样引起讨论的呢?从现有的正式出版物看,有以下几种说法:
 

彭德怀在1962年向中央递交的“八万言”申诉书中说:
 

1953年12月,正在召开军队系统的高干会议期间,我参加了由主席在颐年堂召开的一次会议。主席在会上提出,他外出后谁人主持日常工作?少奇同志首先提出:“主席外出后的日常工作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并提议由周恩来同志主持。周恩来同志再三推辞。高岗赞成“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朱德同志也说“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我第五个发言,当时我很激动,心里想:就是轮流的话,轮到你朱总司令或高岗时,就敢肯定不出问题吗?所以我当时说:我不赞成日常工作轮流主持,因为日常工作事情多,如果没有一个同志认真来研究是不行的,日常工作仍应由少奇同志来主持。主席当时说:“怎么样?还是少奇同志主持吧。”当时少奇同志仍在推辞。我说,这又不是写文章有稿费,还有什么推辞的呢?最后,少奇同志同意自己来主持了。
 

薄一波在《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说:高岗明目张胆地要取刘少奇而代之,是1953年12月。当时毛泽东准备去外地休假,依照先例,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在他休假期间委托刘少奇代理中央领导工作。这时,少奇谦逊地提出,还是由书记处同志轮流负责为好。正当大多数同志表示还是由少奇同志主持,不赞成搞轮流时,高岗立即出面反对,主张要“轮流坐庄”。他一再坚持说:“轮流吧,搞轮流好。”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说: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指12月中旬——笔者注),毛泽东决定外出休息。在一次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他依照前例,提议在他外出休假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谦逊地提出,还是由书记处的同志轮流负责为好。与会同志同意由刘少奇主持,不轮流;高岗反对,说“轮流吧,搞轮流好”。高岗反对刘少奇的面目又进一步暴露。
 

杨尚昆在谈“高饶事件”的文中说:
 

1953年秋后,高岗竟去邓小平、陈云处“煽风点火”……小平和陈云同志都感到这个问题很严重,及时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有意亲自“测试”一下,在同年12月24日向政治局提出:他要外出休假,拟请少奇同志临时代为主持中央工作,问大家有什么意见?本来,这已是近几年的惯例,高岗却表示反对,主张由几个书记“轮流坐庄”。这一试,果然使他露了底。(苏为民《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邓小平年谱》(1904—1974)记载:
 

1953年12月15日下午,出席毛泽东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毛泽东外出期间中央书记处会议由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高岗、彭德怀参加,集体讨论解决问题。(页下注: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在他外出休假期间,由刘少奇临时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表示由书记处同志轮流主持为好。书记处其他同志都同意由刘少奇主持,不赞成轮流主持,唯独高岗一再坚持说:轮流吧,搞轮流好。会后,高岗又分别找陈云、邓小平,动员他们也赞成轮流主持。)
 

以上几种说法,反映了两种语境,一是毛明确提出由刘少奇代理;另一种是毛以商量的口吻问由谁代理?按一般常态说,毛如以肯定的语气提出由刘少奇代理,不可能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只有当毛以商量的口吻提出问题时,会上才可能出现不同意见。而且彭德怀在1962年写申诉时,对这个问题最不会带什么偏见,他的回忆是:“主席在会上提出,他外出后谁人主持日常工作?”杨尚昆的说法——毛在试探高岗,进行“钓鱼”,虽不可尽信,但反映的情况显然毛是以提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的。因此,刘少奇才会表示轮流为好,这样才可能出现高岗乃至朱老总也表示赞成轮流的意见。在组织会议上表明自己的意见完全是合乎党规党法的,以此为由给发表意见的人戴上“反党”的政治帽子,岂不是“欲加之罪”么。(未完待续)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