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祝华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风波

发布时间:2013-06-25 21:51 作者:祝华新 浏览:117次

日期:1978年3月22日

版面:人民日报第一版

作者:邓小平

内容概述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从事体力劳动的,从事脑力劳动的,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

经典名句

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肆意摧残科学事业,迫害知识分子的那种情景,一去不复返了。

“白”是一个政治概念。只有政治上反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才能说是“白”。怎么能把努力钻研业务和“白”扯到一起呢!即使是思想上作风上有这样那样毛病的科学技术人员,只要不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就不能称为“白”。(邓小平)

背景和启迪

科学技术生产力,这个现代常识问题,在“文化大革命”中竟然成为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只有过来人,才能理解围绕科学技术重要性的看法,展开了多么复杂的政治斗争。

在邓小平1975年整顿中,胡耀邦主持起草中国科学院《汇报提纲》,从1969年有关部门编印的《毛主席论科学技术革命》小红本中,引用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邓小平和胡耀邦对“文革”破坏科学文化、迫害知识分子内心不满,试图以此为突破口,恢复正常的科研教学秩序,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毛泽东席在审阅《汇报提纲》时说,他不记得说过这句话,流露出对汇报提纲的不满。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后,“四人帮”抓住这句话兴师问罪,说成是“政治谣言”。《汇报提纲》也成了邓小平为文革“翻案”、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证之一。

直到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开幕式讲话中才公开宣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在政治理论上拨乱反正,就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确立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打破坚冰,开辟航道。邓小平的这番讲话,成为党内外的政治共识,社会上也形成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数学家陈景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全中国几乎没几个人看得懂的玄奥理论,竟然成为新闻媒体和全民追捧的对象。不食人间烟火的陈景润,在未婚女青年中像今天的歌星一样拨动情弦。

1985年3月,邓小平会见科技界代表时感慨: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他们未必读过我的讲话。他们从亲身的实践中,懂得了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

1988年在与外宾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做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2年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观点:“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可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秉承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我们党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资本、市场经济、人权、法治等现代文明要素,既不姓“社”也不姓“资”,完全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

点击阅读《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全文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