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石:钟伟在59年军委扩大会议到底说了些什么?
在共识网上读了马双有先生的《彭德怀三位杰出的同情者》,其文涉及到钟伟在59年军委扩大会议的故事,马先生没有提供该故事的来源。笔者以前曾经读过该故事的不同版本,不知哪一个是真的。读了马先生的文章,觉得马先生的文章和其中一个版本有相似之处。在此不妨摘录一下三种不同版本的说法,希望有人能指出该故事的事实真相(一定要有详实可查的证据)。
第一个版本:摘录自(据说)原载《老年人》杂志,作者:阿元
敢于斥责林彪的钟伟
1959年9月,林彪主持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对所谓“彭德怀俱乐部”进行清算。吴法宪抢先发言,说彭德怀在长征路上下令枪杀了红一军团的一位连长。林彪借机扇风点火,说:“彭德怀恨不得吃掉一军团,通通杀尽!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手缔造和领导的部队。”“胡说!”台下突然传来一声斥责。大家一看,说话的是北京军区参谋长钟伟。钟伟迎着大家的目光,高声说道:“这事是我干的,彭总当时不在场,也不知道这件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有应得,该杀!如果是你林总,你也会下令枪毙他的。”原来,红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时,这名连长临阵脱逃,被后续部队抓住枪毙了。“按说,应该把他交给你林总处理, 可时间不允许。”钟伟越说越激动,而且这是执行战场纪律,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有人乱说一通,我看是别有用心,要制造事端,加害彭总。”钟伟的话还没讲完,就被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带走了。他因言获罪,被罢官免职,押回老家劳动改造。直到“四人帮”垮台后,钟伟才得以平反。
第二个版本:摘录自马双有《彭德怀三位杰出的同情者》
……
这可能是建国以来军队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
1959年9月,军委扩大会议集中追查彭德怀所谓“军事俱乐部”问题。这本是捕风捉影的问题,但因为他是毛泽东根据罗瑞卿等人的揭发,在庐山会议上提出来的严重罪行,所以要发动广大军队干部予以严肃揭发,彻底清算彭德怀的罪行。
林彪的部下、空军副政委吴法宪抢先发言:“在这里,我要向彭德怀讨还血债!”
一语惊人,全场震动!人们都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盯着他。吴法宪故意把嗓子压低,脸上表情异常愤怒而沉重,“是他在长征途中欠下了一军团的血债!是他下令亲手杀害了一军团一位连长!”
这时坐在主席台上的林彪气呼呼地喊了起来:“就是他,恨不得一下子吃了一军团!统统杀尽!因为一军团是毛主席亲手缔造和亲自领导过的……”
顿时会场上人声鼎沸,愤怒的目光一起射向坐在后面的彭德怀身上。彭德怀骤然如冷箭穿心,有口难辩,强大而冷酷的气氛能把他压成肉饼!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大喝一声:“胡说!”似一声惊雷撕开了冷酷的气氛,全场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继而人们一起把目光集中到大喝一声的主人身上,啊,原来是北京军区参谋长钟伟少将!
钟伟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你们完全是无中生有,造谣惑众!你们当时在场吗?我当时在场,事情是我干的!彭总不在场,也不知道这回事!现在要说清楚,那人是罪有应得,该杀!如果把他交给你林总,你也会下令枪毙他!理由只有一个:他临阵脱逃,还要拉几个战士下水,你不杀了他,他就会反过手来杀我们!那是在一、三军团强攻娄山关的战斗中,仗打得很残酷,面对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反扑,他丢下阵地,丢下战友,逃跑了,被我后续部队捉住。经审讯,才知道他是一军团的人,并且有一军团的人作证。按说,应该把他交给你处理,可当时怎么交?阵地上,枪管子都打红了……这本来是不足为奇的,执行战场纪律嘛,有什么大惊小怪!我看是有人别有用心,扯历史旧账,制造事端,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加害于人,他好在一旁幸灾乐祸!”
他嗓子都喊哑了,咳嗽一声,接着呼喊:“彭德怀的‘军事俱乐部’已经宣布成立了,那就宣布我钟伟是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吧!也拿我去枪毙吧!”
霎时间,会场上一阵骚乱,议论鼎沸。
钟伟这一声大喊,如一把利剑,直刺林吴二人的软肋;又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各色人的心态:有人恼羞成怒,惊恐万状;有人一抒块垒,痛快淋漓;有人感到羞愧,无地自容;有人目光敬佩,手心捏汗……
钟伟发言不到5分钟,只见总政保卫部一位领导奉命率领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冲进会场,不由分说给钟伟戴上手铐,架出了会场。接着钟伟被开除党籍、开除军籍,职务一撤到底,押回老家劳动改造……
第三个版本:摘录自(据说)《吴法宪回忆录》
……。
就这样,斗争黄克诚的会议,开了五、六天后,大家该说的也差不多都说完了,就没有什么人发言了。就在这时,罗瑞卿突然来到批斗黄克诚的会场。他一来就直接站到主席台前,厉声责问道:“黄克诚,你在三军团时就造我的谣,说我在长征后期,在三军团当政治部主任的时候,杀了三军团的一些人。我杀了什么人呢?你的根据是什么?”
听了罗瑞卿的责问,黄克诚很快就回答:“不错,是我讲的,是钟伟告诉我的。他现在也在会场上,你可以问他。”罗瑞卿当场指名,要钟伟出来作证。钟伟马上站起来说:“是的,有这回事。三军团从哈达铺编队出来,队伍很疲劳,减员大,掉队多。到最后,有的人实在走不动了,我们又没有条件把他们抬走,你怕他们被追上来的国民党军队抓去受折磨,就下令打死了好几个。这是我亲眼所见,后来也是我告诉黄克诚的。”
罗瑞卿说的这件事,是长征后期的事。一九三五年九月,中央红军于哈达铺改编以后,毛泽东派当时任红军北上先遣支队(陕甘支队)政治保卫局长的罗瑞卿,到由红三军团改编的第二纵队兼任政治部主任,又将刘亚楼调到第二纵队任副司令员。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虽然同属红一方面军,而且经常在一起配合作战,但我们红一军团长期在毛泽东、朱德和林彪的直接领导之下,军政训练、作风纪律甚至作息时间等各方面都抓得很严,而由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在这些方面则与我们有些差距。因此,当罗瑞卿和刘亚楼两人到了第二纵队,并且用红一军团的管理方式来管理第二纵队以后,曾引起一些干部、战士不满。于是有的人就通过各种途径反映到了彭德怀那里,因而引起了彭德怀对罗、刘二人这种行为的猜疑,认为这可能是在消除他在红三军团的影响。
罗瑞卿之所以对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就是因为当初钟伟把这事告诉黄克诚以后,黄克诚又告诉了彭德怀。彭德怀本来就对罗瑞卿和刘亚楼在红三军团搞整顿不高兴,知道了这件事后,更是非常生气,不但借机把罗瑞卿狠狠地痛骂了一顿,还将这件事告到了毛泽东那里。也正因为这些事,彭德怀也同罗瑞卿及刘亚楼结上了怨。造成了彭德怀对罗、刘二人的长期不满和隔阂,这才有了以后他主持军委工作期间的一些事情。
说实在的,我当时真的很佩服钟伟的这份坦诚和勇气。其实,钟伟讲的这件事情,我也知道。那还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苏北根据地,黄克诚在一次和我闲谈中,就说起过。处于当时的压力,很少有人有钟伟这样的勇气来为黄克诚辩解。当然,在那个年代,讲真话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之后,钟伟就被解除了北京军区参谋长职务,发配到安徽省去当农业厅副厅长去了。
我虽然当时没有起来为黄克诚辩护,但我内心里对罗瑞卿的话很不以为然。那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情,现在又搬出来,和庐山会议又没有什么关系,这种算老帐的作法,没有多大意义。
这三个不同版本的故事,前两个相差不大,但第三个与前两个则完全不同。
是钟伟在这段会议期间有两个不同的故事,还是钟伟的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忆(这似乎不可能,相差太大了)?或者第三个版本故事是吴法宪为了“撇清”自己(构陷彭德怀)的胡编乱造抑或是他人以吴法宪的名义编出的故事?或者以上的故事均不是事实真相?
希望马先生和广大读者能提供相应的证据,解笔者之惑。
在此表示深深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