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刘开法:习仲勋:“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发布时间:2014-08-27 21:33 作者:刘开法 浏览:65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习仲勋在参加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典观礼时为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和宝贵精神财富。短短十二个字流露出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爱民的悠悠情怀,反映了他对人民群众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清醒认识,生动形象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到底要“依靠谁” “为了谁”及革命、建设和改革成果究竟“属于谁”这三个重要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扬弃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容,民本思想就是其中重要的文明结晶之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一方面,习仲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中重民、亲民、爱民、护民、富民、利民等合理内核与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习仲勋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果断抛弃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糟粕及不合理内容,彻底与剥削阶级的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决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重要的民本与人本思想,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渊源。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认为统治者最重要的是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同时他还提出富民思想,认为百姓富足了,君王就富足了,百姓生活穷困,君主怎么会富足呢?儒家经典《尚书·五子之歌》表达了重民思想,强调民众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根本之所在,“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人心向背是国家兴亡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将最终影响一个政权的兴衰存亡。荀子把君主比作舟,把平民百姓比作水,认为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提醒君王要居安思危,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他的民本思想。

当然,古代的这些思想家和帝王将相论述民众的重要性是从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及利益出发的,是为了一己私利,有其阶级局限性。习仲勋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认为干革命是为了解放人民群众,让人民当家作主;搞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二)对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经验教训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长期的实践活动为习仲勋认知人民的伟大力量和重要地位,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提供了实践基础。习仲勋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长期的实践经验和教训,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党和人民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血肉联系。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是党力量的源泉和执政的基石,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取得各项成就的重要保障。离开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既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获得执政地位,更不可能取得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的客观规律,吸取和借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以简短的话语含蓄地告诫全党,执政党要想继续执政和长期执政,必须解决好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必须搞清楚执政为了谁、执政依靠谁等重大问题,必须保持党和国家的性质不变,党必须永远保持为人民服务的本色不褪色,必须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就会丧失执政地位,就要亡党亡国。

(四)对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挑战的清醒认识

习仲勋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党的高级干部,对党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比较清楚,对我们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习仲勋觉察到了贪污腐败是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看到了党有丧失执政地位的危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体现了习仲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与忧患意识,这一思想的提出,及时敲响了党执政安全的警钟,现实针对性十分突出。

腐败犹如一颗毒瘤,侵蚀着党的肌体,吞噬着党的生机和活力。一部分党员干部腐化堕落,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形象,削弱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影响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此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错误的工作作风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危害极大。党员数量越来越多,党员成分越来越复杂,党的队伍日益壮大,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部分党员干部信念动摇,理想缺失,思想僵化,精神懈怠,道德沦丧,能力不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下,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怎样探索执政规律,怎样改善执政方式,怎样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在全球化时代,党如何利用好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有力维护国家安全、主权与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利益格局错综复杂,党如何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证和改善民生,这些都是党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五)对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的宣示

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先进性和自己所代表利益的广泛性,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所在,是中国共产党和所有剥削阶级政党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这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了党必须始终坚持植根于人民的根本政治立场。

习仲勋作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积极响应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为人民服务的号召和要求,一直牢记与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对人民负责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坚持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作为自己言行的最高标准。

长期以来,国际风云变幻,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克难阶段,但是,任何情况下,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原则不能变,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政治立场不能改,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六)对人民民主专政原理的准确把握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而长期执政,但有两点不能忘记:一是执政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奋斗和流血牺牲;二是政权的性质与属性,即新生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是权力的源头和民主的主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都是人民通过宪法赋予他们的。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切实尊重与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支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准确地抓住了人民民主专政原理的主旨和要义,突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主体性,一方面强调人民政权来自于人民;另一方面强调人民政权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谋利益,增进人民福祉,造福于人民。

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有助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随着执政时间的增加,长期执政的政党往往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淡忘过去的峥嵘岁月,消磨革命意志与进取精神,滋生自满情绪和骄纵心理,疏离人民群众,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警示全党切勿忘本,珍视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党与人民间的血肉联系与战斗情谊,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与建设成果,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生命力和活力。因此,“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对于在新的形势下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有助于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党的工作作风

执政党的作风好坏,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很长时间以来,尽管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确实也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容小视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人民服务观念缺失,公仆意识淡薄,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动辄以“官老爷”自居,习惯于发号施令;有的领导干部犯有形式主义的错误,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大搞“面子工程”与“形象工程”,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有的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解决为了谁掌权、为谁服务与为谁谋取利益的重大问题,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中饱私囊,腐化堕落,成为社会的蠹虫;有的领导干部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奢靡之风盛行。这些问题危害甚大,流毒很广,败坏了社会风气,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影响了干群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大反腐倡廉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切中时弊,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有助于肃清社会上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封建等级观念与特权思想,有助于摆正干群关系,克服官僚主义弊端,禁绝奢靡之风,有助于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可以教育广大干部正确处理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清自己的位置,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执好政、掌好权。各级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衣食父母和亲人,才可能会经常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可能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真正做好人民公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称职的领导干部。

(三)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增进人民福祉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自觉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和国家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回应人民的期待,满足人民合理的愿望和诉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努力做好民生工程,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人民既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梦想的依靠力量,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是中国梦的主体。只有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做好民生工作,有效保障人民权益,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才能早日得以实现。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思想十分注重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与主力军作用,价值倾向性非常明显。准确学习、宣传与把握这一思想,有利于我们党和国家居安思危,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与保持安定团结局面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党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与执政党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们党和政府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更多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从而减少甚至避免犯错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进一步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作者:西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