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文:中央书记处首次明确:要用正确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保存的一份铅印文稿,内容是中央书记处的一次会议,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关于召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会议的请示,所提出的意见和作的决定。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首次正式提出并明确“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理论问题。过去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凡事总要到马克思著作中找现成答案,却往往找不到,不知所措,甚至适得其反。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当成行动的指南,而不能当成僵化的教条。这是上世纪80年代胡耀邦任党的总书记期间,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大解放,突破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恢复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的真实写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我国全面深入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全文如下:
(1986年)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1.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到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去寻找建设社会主义的现成答案。
2.纠正理论界某些轻视实践、脱离实际,不研究中国国情,甚至绕开现实问题走的偏向。要鼓励和提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阐述,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3.制定对待学术问题上不同意见的正确政策。要坚决摒弃“大批判开路”的错误做法,提出平等的、民主的、充分说理的学术讨论方法和服从真理、改正错误的严肃的科学的态度。不能把学术上的不同意见随意上纲为政治错误。即使是明显的错误观点,也要慎重对待,绝不能再重复过去那种搞运动、“打棍子”的错误做法。
二、尽快建立社会化、现代化的信息中心,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更优越的条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要注意信息的收集、管理和运用。同时,要打破行业和部门封锁,开放某些不必要保密的资料,使信息为全社会服务。
三、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横向联系。在现代条件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往往必须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组织跨行业、跨学科的研究,多“兵种”联合作战。如果仅仅局限于单学科的研究,必然造成思路狭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因此,加强横向联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需要。
四、正确认识和发挥集体研究的作用和力量。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中,不能排除学者个人的研究,但要提倡集体攻关。在现代条件下,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课题,不依靠集体的力量是无法进行研究的。组织集体攻关应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并且造成一种良好的学术空气。要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水平。
五、充分发挥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党校、军事院校和实际工作部门五大系统中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高等院校文科教师联系教学工作进行科研的积极性。
会议决定:
1.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由胡绳同志任组长,朱厚泽、何东昌同志任副组长。规划会议闭幕时,中央领导同志到会接见,不讲话。
2.请国家计委牵头,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参加,就建立公开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信息中心和全国网络提出方案,报中央书记处审议。
3.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经费,主要靠各单位自己解决。要逐步改变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单纯实行资助的办法,设立全国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基金。请社会科学院商财政部对奖励办法作出规定,报国务院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