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习近平同志到访镇江
去年3月8日,正值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来到江苏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我省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一天恰逢妇女节,习总很高兴地与我省女代表女委员合影,他握着全国人大代表、镇江市市长朱晓明的手热情说道:“很早以前我去过镇江,镇江有金山焦山,山好水也好,这个城市很美……”
习总所说的“很早以前”,是什么时候呢?
这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七个年头——1985年深秋季节,具体时间是11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书记处日常工作)习仲勋同志视察镇江。由于习老年事已高,当时由河北正定调往福建厦门履新的习近平同志,在组织安排下顺道陪同父亲到访镇江。
习仲勋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他鼓励镇江同志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习老真诚感召下,时任中共镇江市委书记的孙秉谦同志,果真在汇报中提出一个“难题”,即镇江图书馆期盼回迁解放路17号原址,请习老帮着解决。说是难题,是因为国民党统治镇江的最后几年没有解决,镇江解放后又因种种原因拖了三十多年。
镇江图书馆的搬迁史,绝非三言两语能说清。但习老有个工作习惯,了解下情总是想法让基层地方同志把话说透。于是孙秉谦书记将此事来龙去脉向习老作了详细汇报。民国江苏省会迁来镇江不久,先于1933年7月在大西路旧道署租赁旧房建起省立镇江图书馆,两年后迁入小教场空地新建馆舍(即今解放路17号),这是一座水泥钢筋耐火砖砌成的现代图书楼。论硬件和藏书,在当时华东地区省立图书馆中堪称一流。沦陷期间,日寇强占馆舍,大部藏书损失殆尽,仅一万七千余册珍本战前转移到湖南农村幸免。1945年日本投降,图书馆正拟回迁,谁料馆舍又被国民党57军强占。馆藏图书只好在尚友新村租借民房存放。镇江解放后,馆舍先由军管会接管,1952年由江苏省军区使用,图书馆搬迁到附近人民大礼堂(原国民党省党部大楼,即今市中级人民法院所在地块)临街一座办公楼;此楼又在1959年被从常州迁回镇江的地区专署使用,图书馆从此就蜗居到山门口街37号(今市文化馆地块)维持了二十多年……
习仲勋同志详细记下了事情的原委和孙秉谦书记的请求,爽朗表态:“这桩事情关系到新时期地方文化建设,应当解决也不难解决,容我回京同相关负责同志商量,一定会给镇江同志一个满意的答复。”
此后不久,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后部长兼政委洪学智同志来镇江调研,落实了镇江图书馆回迁原址相关事宜。1986年,省军区将解放路17号馆舍完好无损交还给市图书馆。在习仲勋同志关心下,军地友好合作终于圆满解决了这个历史遗留“难题”。
这应当是习仲勋同志一生之中唯一一次镇江行,不仅解决了镇江发展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而且以身垂范,留下中央领导亲民务实的好作风。据一泉招待所“国宾楼”档案所记,习仲勋一行在镇视察期间畅游了金山、焦山。镇江的好山好水,也给随行的时年32岁的习近平同志留下极深印象,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所述的感人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