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1965年周恩来忧虑:若开战粮食供应还不如解放战争时

发布时间:2015-04-01 20:51 作者:文献研究室 浏览:242次

本文摘自:《周恩来年谱(1949-1976)》,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中央文献出版社

3月12日致信刘少奇、彭真、陈毅、李先念、康生:“我今午去天津参加华北局会议,讨论备战、小三线、抗旱、粮食过关和学毛著〔注〕五个问题,约五天可结束。”“我拟在河北、北京各地调查、学习一个月。”并交待了外交、国防、军委及书记处、国务院有关工作事宜。同时,函报毛泽东。十二时半,去天津。

〔注〕学毛著,指学习毛泽东著作。

3月12日—16日参加中共中央华北局会议。十六日,在会上作报告说:从全国来看,我们一穷二白的状态未摆脱,工业农业都比较落后,甚至不能不承认,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比资本主义国家落后。“如果一旦有战事,粮食供应可能比解放战争时期还差。”那时,家家都有几缸小米余粮可供应部队,“现在,老区尤其是山区,连余粮都没有了。对这一点我很不安心”。一旦有事,“华北可能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华北要作为主战场”。“备战、备荒,具体到华北来说,就是要建立战备体制,首先要改变南粮北调,不吃‘进口粮’,做到队有余粮,国有储备。”强调“搞农业规划一定要自下而上,因地制宜”。要下去摸情况、摸规律,“要像焦裕禄那样,画蓝图是在大风、大雪天到风口、沙口看出来的”。谈到备战、备荒的几个具体问题时说:备战、备荒的大动员“要辩证地讲”,既要讲清楚又不要“讲过了头”,“不能搞得大家惊慌失措”;“备战和备荒的思想是结合的,不可分割”,“边备战,边生产,边建设,缺一不可”。解放军也要参加生产建设,寓兵于工,寓兵于民。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