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他走了!还有人为民企发声吗?

发布时间:2016-06-01 22:16 作者: 浏览:178次

保育钧先生语录

“我不认权势,只认真理。”

“(真理)是很危险,所以我现在离官场越来越远了,离群众、市场比较近一些。我很看不惯现在官场上的恶习,成天客套地说假话、言不由衷的话,眼睛盯的是利益和乌纱帽。这种言行不一,虚伪的劲头,我实在是看不惯!”

“副部级当了20年,老不进步。”

“现在我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大家说这家伙一定是言不由衷;我说一些带刺的话,他们觉得这才是真我。已经成了品牌了!”

“这辈子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为民营企业争取平等的发展地位!”

编者手记

他,身材魁梧,腰杆笔挺,声若洪钟;

他,直言快语,性情耿介;

他,从不遮遮掩掩、或义愤满脸,或忧虑形于辞色;

他,观点犀利、从无官话套话;

他,是媒体人心目中的“大炮”

他,总为民营企业所受的种种歧视、管制振臂高呼;

他,是民营企业护航者,保育钧。

2013

保育钧先生出席《应对新挑战——环境危机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腾讯博鳌主题酒会;

在活动中,他指出罚款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可以提成,所以谁污染就罚谁,导致企业宁可被罚,也不治理。

2014

博鳌前夕,保育钧先生因病刚刚出院,身体还在调养中,他助理曾在会前一再叮嘱务必好好照顾他。尽管身体抱恙,但这依然没能阻止他对民营企业待遇不公的奔波。

在腾讯博鳌主题酒会上,保育钧先生提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平等”:要为民企争取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权力平等。

2015

保育钧做客腾讯直播间,直言不讳地表示:“我历来是反对‘原罪说’,民营企业‘原罪’应该是‘原功’,因为当时是剥夺了民营企业的自由,那时候他勇敢的突破规章搞创业,这是功劳,不是罪过。”

2016

3月中旬,知悉保育钧先生身体抱恙,我曾在腾讯博鳌午餐会前问及保老的身体,当时他还是微笑地回答说,前段时间得了肺炎,现在好多了,还有一些不适。

而就在上周末,他被检查出了肺癌晚期。仅仅几天时间,原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因病于2016年5月31日凌晨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74岁。

如今斯人已逝,声音留存,愿那世安好!

保育钧先生生平

保育钧1942年5月生在江苏南通,蒙古族,历任人民日报社记者、编辑、组长、部主任、编辑委员、秘书长、副总编兼秘书长、副总编辑兼华东分社社长。1996年1月调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1998年起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第十届全国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报纸行业经营管理协会会长。现任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副主席、中国民生研究院高级顾问等。

著有《子夜笔耕》、《呼唤理解:关于中国民营经济的是非曲直》

拨乱反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项工作都在恢复之中,其中,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为挨整的知识分子平反,尤为困难。党内起支配地位的对于知识分子的认识还是“臭老九”,认为是资产阶级,是“团结、教育、改造”的对象。

保育钧作为政文部主任,设立科教组配合邓小平复出抓科学教育,报送关于否定教育系统“两个估计”的内参(《情况汇编(特刊)》第628期),给小平送去利器,促成顺利恢复高考;

胡耀邦在中央党校组织撰写《把“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保育钧代表人民日报参与联络讨论打磨,1977年10月7日写出特约评论员文章《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放弃“团结、教育、改造”旧政策,代之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奏响了拨乱反正第一声。

此后,全国开始了规模浩大的为知识分子正名浪潮,大批知识分子得以重用。

私产入宪

1997年,全国民营企业发展到近70万家,中共十五大承认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保育钧认为,"只有把私营企业的私有财产正当性写入法律,私营企业主才会有安全感,他们才会安心踏实地发展企业。"他因此提议私产入宪,当质疑声起时,他当面回击:不保护私有财产,中国经济怎么发展?!

1998年3月,保育钧以全国工商联的名义向全国政协提案,明确提出共有财产和私有财产一起保护。"

提案送上去,"没有被采纳,也没有被批评。" 保育钧认为,没有受批评就是进步,没通过,是时机不成熟。"

2002年3月,保育钧以《健全财产法律制度,加强私有财产保护》为题,作为工商联团体提案,再次向全国政协提交,明确建议"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侵占或者破坏个人私有财产。"

2002年,保育钧将自己1996年到2002年间有关民营企业的文集冠以《呼唤理解》出版。

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保护合法私有财产。

非公经济36条

2005年2月25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因文件内容共36条,这份文件通常被简称为“非公36条”。5年之后,国务院于2010年05月13日再次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了与非公经济36条相区别,简称为“新36条”。

然而实施细则发布不少,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被舆论诟病为"以意见落实意见",不具可操作性。保育钧担心,一些部门在扶持民间投资上会"不作为"和"敷衍了事"。

垄断性国企庞大到一定规模,监管部门都对其束手无策。这说明眼下出台的这些“新36条”细则,部分领域“走过场”也是一种有意为之。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和国企的边界进一步模糊了已经成为共同利益的结合体。

戴着镣铐跳舞

在“万宝争夺战”激烈上演时,王石一度发出“不欢迎民营企业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的言论;保育钧在2016博鳌亚洲论坛上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直言不讳的指出:王石是错误的。

他在采访中提到了另外一个商业案例:顾雏军案。他表示,顾雏军案不平反,中国民营经济就始终是戴着镣铐跳舞,得不到平等待遇。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如果没有民营企业支撑,中国经济将更“难看”。民营经济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创造了财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十三五”规划之后,中国的民营经济还会上一个台阶,数量上会进一步增长;同时,如果给民营经济平等的待遇,中国经济将发展的更好、更有活力。

保老曾经说:“这辈子最放不下的事情就是为民营企业争取平等的发展地位!”

好在,天堂里没有“国退民进”。这回,他不得不放下了。

来自朋友圈的悼念

5月31日早上七点多,人民日报资深编辑、保育钧当年的研究生祝华新在同学群里发布了保育钧去世的消息,引爆了朋友圈,保老的生前好友、媒体圈的故交们,纷纷发文,表达对保老的哀悼之情。

(周天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

(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研究员 )

(周放生 原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

(陈有西 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

(何力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总编辑)


(张燕冬 《财经》杂志副总经理)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