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开放

陶然:打破央企垄断,给世界一个信号

发布时间:2016-12-06 20:37 作者:陶然 浏览:365次

腾讯思享会·2016冬季论坛12月2日下午举行,在主题论坛环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陶然,围绕“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转型”的话题发表演讲。在陶然看来,当下中国经济面临严峻的局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同时推动对外、对内开放,打破央企垄断。以下为陶然演讲主要内容(标题为编辑所加,未经演讲嘉宾审订):

中国经济核心是以出口为导向

我先说一个判断,中国跟俄罗斯非常不一样,俄罗斯原来就靠卖能源和武器,现在武器估计也卖不动了,就靠能源。所以,这个国家不需要大量的制造业部门,它的能源卖得好的时候大家都Happy,卖不好就少赚点钱,也可以过。所以他们的国内经济不行,可以挑动对外冲突转移矛盾,影响不大。而我认为中国没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中国经济最核心的部分是以出口为导向的,有几千万的农民工。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

经济泡沫是怎样形成的?

第二个问题,中国面临严峻的局面,经济存在严重的泡沫化,债务非常高,占GDP的比例基本上为250%。这个泡沫是怎么形成的?2002年到2008年的模式带来了超常规的经济增长,也带来非常扭曲的分配收入结构,但是那个经济还算健康,就是从经济这个指标来看还算健康,包括政府的债务各方面不是很多。

陶然:打破央企垄断,给世界一个信号 | 腾讯思享会 ·2016冬季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陶然在腾讯思享会活动现场

但是2009年以后,随着一轮一轮放水——我讲几个泡沫:第一个是大规模的房地产泡沫,从一线到二线到三线,所有城市从住宅地产到商业地产,到养老地产、私人地产墓地都被炒得一塌糊涂。这个泡沫,第一导致房地产商非常高的负债。第二,地方政府借着土地储备做抵押负债也非常高,大概二三十亿,房地产商也这么多。另外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商大规模的开发导致提供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的央企大规模地扩张,因为它要生产这些东西,甚至还有些在土地市场上进行炒作。所以,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如果破了,会从央企、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三个方面给银行带来系统性的一个冲击。相反,在这个里面中国的对外出口部门虽然这几年增长速度比较慢,但却是一个最健康的部门。

陶然:打破央企垄断,给世界一个信号 | 腾讯思享会 ·2016冬季论坛

主题论坛环节,从左起为嘉宾: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任剑涛(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教授陶然、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研究员马宇、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

打破央企垄断尤其重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尤其需要打破垄断。土地垄断当然是一方面,主要对内,对外开放方面我们最主要是打破央企的垄断。打破垄断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央企欠了很多债,有些还有利润,有些已经亏了,需要尽快把这些资产变现,变现给银行还债。因为银行是最关键的,甚至还要变些现给地方政府来还债,我们很多地方政府是完全资不抵债的。这样把这些央企进行有效的改革,打破垄断,这个过程是需要对外开放的。

通过推动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之前提前也对内开放。要给全世界发一个信号,首先给国内拿了钱准备跑的私营企业家发个信号,“你们不要跑,钱不要走,这个生意你们可以过来做,把现金给我,我把现金拿过去还银行的债务,跟国外也是一样”。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