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朱镕基热”正是因为人心思改革

发布时间:2013-08-16 22:41 作者: 浏览:11次

市场的培育、社会的发展,已经让政府从改革的推动者变成了改革的对象。改革者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要将错装在政府身上的那只手砍掉。

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正式向全国发行。14日,《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出版座谈会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参加了座谈会,并且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他还分享了当年朱镕基抽查自己所在工厂的一段往事。

两年前《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曾经引发舆论热议、民众关注。现在,《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甫一出版,民间热度似乎尤胜当年。

时下,正值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新一轮朱镕基热的意蕴颇耐人寻味。这本书之所以引起轰动,或许有很多因素,其出版正好在上海书展期间等。但是,从民间、民意所呈现的热度来看,朱镕基热也与时下人心思改革密切相关。

朱镕基已经告别政坛10多年,此间,他甚少有公开活动。但民众似乎仍然不能忘记他的那句话,“不管前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句话说于1998年的春天,是朱镕基在首次总理答中外记者会上所言。此言距今已经15年多,仍然掷地有声。

尽管朱镕基的改革政策有争议,但是朱镕基却在民众心中留下了“改革者”的形象。朱镕基的改革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原因正是在于其勇于碰硬钉子,敢触动利益、敢迎难而上,而且朱镕基敢冒风险。

从“砸三铁”的国企改革,到入世谈判等改革措施,无不是得罪人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而且承受了很多未知的风险。当然,对于改革者不能求全责备,但是面对体制沉疴以及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改革者应该像朱镕基一样,拿出魄力,在一些关键改革领域,也应该有“铁腕”精神,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这种精神正是今日之改革者急需的,也是非常缺乏的。

现在,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很多人都在感慨,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改革陷入僵持阶段,社会各界均发出“改革要与革命赛跑”的呼声。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很多领域,社会矛盾相当尖锐。

今日改革的难度与复杂性,或许已非当年之情势。朱镕基时代仍然存在帕累托改进的巨大空间,但是如今阶层固化和利益固化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显。帕累托式的改革已经不再可能。改革必然要触动很多人的既得利益,乃至未来的利益。

现在,中国经济的整体态势仍然不错,但改革者不但面临改革动力衰竭的问题,而且改革面临的阻力甚至反对改革的势力丝毫不弱于以往。不过,这种左右受限、进退受阻的困境,未尝不是改革拖延甚至敷衍的一种结果。

今日民众热议朱镕基,正是希望有人能像朱镕基一样,拿出勇气和魄力,推进新一轮的改革,打破改革的僵局。

今日改革之使命迥异于朱镕基时代。改革者的任务已经从“改别人”转移到了“改革自己”的阶段。市场的培育、社会的发展,已经让政府从改革的推动者变成了改革的对象。改革者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要将错装在政府身上的那只手砍掉。正在进行的简政放权等各项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获得了积极的舆论评价。尽管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民众还是希望,接下来的改革能吸取既往的经验和教训,不能为了妥协而妥协,也不能老是进行一些“零散工程”,在关键时候、关键领域,还是应该拿出朱镕基的改革精神,思虑周密,大胆推进,一往无前。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