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楼继伟: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改革,7%增速可能持续四五年

发布时间:2015-09-06 20:30 作者: 浏览:124次
楼继伟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增速预计将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状态可能持续4到5年的时间。东方IC 资料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以及国际税收合作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据财政部网站报道,在当天的会议上,楼继伟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仍在预期之内。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增速预计将保持在7%左右,并且这一状态可能持续4到5年的时间。具体来说:
——首先,中国过去依靠政策刺激取得了9%到10%的增速。但这是不可持续的,也超出了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并导致产能过剩和库存大量增加,必须逐步消化产能和去库存,这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同时,今后5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包括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也要在2020年前完成。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将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消费拉动,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
——其次,中国经济周期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普遍启动了去杠杆进程,但中国则从2009年到2010年开始了快速的杠杆化,并实现了10%左右的经济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50%以上。目前中国也进入了去杠杆阶段,经济增速降至7%左右。但即使这样,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达到30%左右。
楼继伟表示,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也出现一些可喜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工业;贸易顺差占GDP比重有所下降,国际收支更加平衡;上半年新增就业700万以上,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预计全年中央财政支出增速在10%左右,高于年初预算财政收入7%左右的增速。中国正通过提高特定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等方法弥补财政缺口,以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支持推进结构性改革。
楼继伟强调,中国政府不会特别在意季度性的短期经济波动,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定力”。中国经济最大潜力在于改革。在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下降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着力推动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革红利对冲人口红利的消失,使经济增长保持在7%左右。总之,中国正按照既定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
本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认为,当前一些国家经济走强,但全球经济增长仍低于预期。会议承诺采取果断行动推动全球经济步入正轨,并对全球经济加快复苏抱有信心。会议要求各国谨慎调整政策行动并开展清晰沟通,使负面溢出效应降至最低,减少不确定性并提高透明度。会议注意到,随着经济前景有所好转,部分发达经济体将可能收紧货币政策。会议重申要防止出现货币竞争性贬值,抵制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上述会议还提出,促进投资是各国的当务之急。G20各国制定了国别投资战略,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高效的基础设施投资,并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