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浪独家对话胡耀邦长子胡德平:父亲的一生,值!

发布时间:2015-12-01 20:18 作者: 浏览:288次

11月20日,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的百年诞辰纪念日,中央举行了高规格的纪念大会,七常委悉数出席。

73岁的胡耀邦长子胡德平,身着深色西服,表情严肃时像极了胡耀邦。

10月中旬这次与新浪《新闻极客》对话中,胡德平笑了两次。

一次是开怀的笑。

他主动提出要说一说父亲的人格和人品,“鲁迅先生说,中国自古就有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拼命硬干的人。他有的时候就是有点硬干。”

一次是短暂的笑。

1987年,72岁的胡耀邦辞去党中央总书记职务之前,召开家庭会议通知家里人,“有的人还笑了”。胡德平说到这,短笑了一声。

儿子心目中的父亲是什么形象?

“在中国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特殊时期,他是我党在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人物。”

胡德平谈及父亲的一生,眼睛红了。胡德平谈及父亲的一生,眼睛红了。

中央对父亲的纪念活动已经破格

胡德平说中央对父亲的纪念活动已经破格了,全家都非常感谢。胡德平说中央对父亲的纪念活动已经破格了,全家都非常感谢。

新闻极客:10年前的胡耀邦九十周年诞辰,中央举行纪念座谈会,三位常委出席,确认了纪念活动的规格——“党的历史上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今年的10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会有什么不同?

胡德平:首先感谢中央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时候举行这次纪念活动。其实,中央对父亲的纪念活动,已经破格了。原来的规定是党的领导人和国家领导人都是逢100周年的时候举行纪念活动。我父亲诞辰90周年的时候就举行了纪念活动,我们觉得已经破例了,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

今年的纪念活动,中央已经有了安排。我们家属也会真正从内心深处考察他的一生、学习他的一生,把这次活动搞好。

新闻极客:你怎么看地方的一些纪念活动?

胡德平:除了中央搞纪念活动之外,地方上搞的纪念活动也是按照中央部署的。我们家乡湖南浏阳有个花鼓剧团,他们排了一个“耀邦兄弟”。他们根据历史故事,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了一个花鼓戏,现在已经公演了。我觉得这种活动很自然,不需要一些特别的支持。有这么一些活动,我觉得很好。

湖南浏阳有个画家,创作了上百幅胡耀邦的油画。这是个地方的民间活动。非常感谢中央,把这些活动列为这次纪念活动的重点项目,在湖南公开展出。我觉得这个处理非常灵活,既有中央的、官方的,又有民间的活动,还把一些民间活动上升为整体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今年既有中央的纪念活动,又有民间活动互相配合,我觉得很有新意。

用一个字形容父亲的一生,值!

胡德平:他的贡献和成本比起来,我觉得非常值得!胡德平:他的贡献和成本比起来,我觉得非常值得!

新闻极客:你怎么看父亲的一生?

胡德平:你们问的这个问题,我非常想回答。父亲的一生,我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的评论就是,值!对他的工作既不需要隐讳他的缺点,更无需溢美他的贡献。实事求是!

为什么呢?他从一个农家子弟参加革命,60年来从一个红小鬼到了一个特殊的岗位上。他能够正确地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在解放思想上、在落实政策上、在青年干部的培养上、在改革开放事业中,做出来这种贡献,我认为值。

在一个伟大的事业,一个历史的潮流中,他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对一个农家子弟来说,对一个“红小鬼”来说,革命战争他参加过,社会主义建设他参加过,然后又在一个特殊岗位上发挥了作用,一直在为人民服务

新闻极客:你现在谈到这些还是比较激动的。

胡德平:哎,我就是个很激动的人。对于我父亲在这么一个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其实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因为解放后父亲就在重要岗位上工作过,文革莫名其妙的(受冲击),有人跟我说,改组团中央父亲是代人受过。

改革开放后,父亲又在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这个时候,我觉得我自己应该本分地认清自己,把握好自己。所以当时我不想在党政机关工作,我当时搞的是学术研究,研究曹雪芹去了,和政治拉开了距离。1984年,鬼使神差地让我参加整党工作,这一下子就进入了党政机关。

文革时期,我们特别愿意议论政治,议论时事、国家的走向、人民的未来,我们都很关心。为什么改革开放一开始,父亲走上高位,我们不去党政机关呢?我是学历史的,不管环境如何,应该有自己的工作特长,天恩祖德不是现代观念。所以,文革之后我有意和父亲的工作拉开距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关心政治。

他骨子里有拼命硬干的精神

胡德平:父亲有拼命硬干的精神。胡德平:父亲有拼命硬干的精神。

新闻极客:作为长子,对于胡耀邦同志,你最想和新浪网友分享的是什么?

胡德平:我想说的是他的特点,他的人格,他的人品,他的学风是什么?

他虽然是农家子弟,参加革命到了延安后,上了第二期红军大学,后来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从5月学到7月,就两个月。抗日战争爆发,抗大又办了一个高级研修班,他在高级研究班又待到11月。这个时候,毛主席亲自抓抗大的教育。矛盾论、实践论、中国革命的战争问题,阶级斗争怎么转换到民族斗争,这是当时最重要的革命课题、战争课题。高级研究班,多少共产党的优秀干部在那学习,多少将帅在那学习,这一段学习对他的一生非常重要。如:陈赓、杨得志、肖华、李天佑等革命前辈,高级研究班的班长是邵式平。

学习之后,中央、毛主席让他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的副主任。这个职位不低了。以后又担任抗大的一大队政委,大队长是苏振华,之后他又做过总政组织部的副部长、部长。这段工作对他的影响非常深。延安的经济生活,大生产运动、人民经济、兄妹开荒、改造二流子,选举优秀公民……要解决财政问题就要先发展经济问题,虽然他在军队里工作,但根据地的建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放后,中央让他做青年团的工作,这是党领导青年人的一个综合部门,宣传、组织、教育、各种青年团体,办报、出书、编杂志、建立国际联系,对人锻炼很大,解放前成立的开明书店公私合营时,他还是书店的董事长,公私合营后改为中国青年出版社。虽然他想到专业的部门去工作,想早些离开青年团,但这个对他了解全面工作很好。

所以他当时特别关心经济问题。他认为,建国前两个字——革命,建国后两个字——建设。对生产目的的认识,对苏联体制的分析。延安时期搞过人民经济,他主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定要发动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民营企业是不是也应该鼓励,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两种管理方法是不是都要学?

我觉得,现在有些人学得很粗糙,也说两种市场、两种资源,但是胡耀邦还强调了两种管理方法:国内的经济管理方法和国外的经济管理方法,都要精通,我们才能够打入世界。

所以,我认为他一生的特点,一个是经世致用,用共产党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经世致用和国计民生紧紧连在一起,学到的东西就要为治国、平天下来考虑。另一个是敢为天下先,勇于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他骨子里的品德。

还有就是鲁迅说的,我们中国自古就有为民请命的、舍身求法的、拼命硬干的人,我觉得和他有某些相似。有时候他就是有点硬干,对此有人和他争论时,他也愿意妥协一点,但他骨子里拼命硬干的劲头并未减少。

他是我党在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人物

胡耀邦胡耀邦

新闻极客: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胡德平:主要是想对父亲的思想发展做些研究和梳理工作。我是学历史的,所以愿意把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父亲的思想发展再做些整理工作。不要偏激,个人色彩应该轻一些,不写他的功过事迹,只是把他的思想梳理一下。研究思想发展史不涉及个人恩怨。

新闻极客:有人评价“中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史,胡耀邦是抹不掉、绕不开的人物”,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胡德平:这个观点我认同。好像在1997年、1998年的时候,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让我发言,我也这么说了。

真是绕不开。问题是我们不要绕开,对他有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就行了。他有成绩,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也有他的失误,我是一直这么客观的来看的。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研究他的思想发展史。一个红小鬼、农家子弟,他的思想是怎么发展的?有什么局限,有什么先行者的色彩。侯外庐(已故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先生也跟我讲过,我写中国思想史,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写经济思想史。

新闻极客:你的意思是胡耀邦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胡德平:地位不好说,但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经济改革时期,他确实有许多想法。不是一味地闭塞眼睛捉麻雀。

新闻极客:作为子女,你希望他回归到民众视野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胡德平:他是我党在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人物。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