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关山飞渡:又到四月十五日
又是四月十五日了。
对我而言,对大多数仍对二十年前的历史有所记忆的人来说,这个日子是个开始。
上网站查了一下历史上的今天,有如下记载:
·1907年04月15日 俄国和本军队撤离满洲
·1912年04月15日 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沉没
·1912年04月15日 朝鲜领导人金成诞生
·1914年04月15日 中国拒绝接受麦克马洪线
·1917年04月15日 黄兴归葬岳麓山
·1919年04月15日 《新青年》提倡男女公开社交
·1926年04月15日 军阀禁止刘海粟用裸体模特儿教学
·1942年04月15日 中国远征军解仁安恙英军之围
·1968年04月15日 捷克斯洛伐克实行自由化政策
·1975年04月15日 黎巴嫩内战爆发
·1980年04月15日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逝世
·1985年04月15日 中美合作制造飞机协议生效
·1986年04月15日 美国空袭利比亚
·1989年04月15日 英国发生希尔斯堡足球惨案
·1990年04月15日 美国女影星葛丽泰-嘉宝去世
·1991年04月15日 “希望工程”开始实施
·1994年04月15日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文件签署
·1997年04月15日 圣城麦加莫纳地区发生大火
·1998年04月15日 红色高棉前领导人波尔布特病逝
·1998年04月15日 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
真的只有这些了吗?
我没有看到希望看到的内容。于是,再上了人民网,又查了一下:
2002年 4月15日中国国航一架客机在韩国釜山坠毁 128人遇难
1998年4月15日 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合并
1998年4月15日 红色高棉前领导人波尔布特病逝
1997年4月15日 麦加起大火 死伤逾千人
1994年4月15日 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文件签署
1991年4月15日 “希望工程”开始实施
1990年4月15日 美国女影星葛丽泰·嘉宝去世
1989年4月15日 英国希尔斯堡体育场发生惨案
1986年4月15日 美对利比亚发动大规模空袭
1985年4月15日 中美合作制造飞机协议生效
1980年4月15日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去世
1975年4月15日 黎巴嫩内战爆发
1974年4月15日 我国与毛里求斯建立外交关系
1958年4月15日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成立
1926年4月15日 冯玉祥退却 张作霖入京
1919年4月15日 《新青年》提倡男女公开社交
1912年4月15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后沉没 1595人丧生
1912年4月15日 金日成诞辰
1891年4月15日 加拿大医生班廷发现胰岛素
1865年4月15日 林肯遇刺逝世
1452年4月15日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诞生
仍然没有。
可笑,有金日成的名字,有林肯的名字,有达·芬奇的名字,甚至连波尔布特这种魔鬼的名字,却没有耀邦的名字。
1989年的4月15日,他离开了他热爱的这片土地。
我相信他不是一位卓越的领袖,因为他身上有太多的热情与善良,那会阻碍一个人成为真正的politician;
我同样相信他不是一位成功的领导者,因为他身上有太多的正直与率真,有时激情迸发,太容易招致另一类人的诟病;
我也相信他二十年前的去世纯属意外,同样,他身后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超出了悼念本身,而成为一种标志;
……
斯人已去,我们更愿意回想起的是他那张彩色遗照上紧锁的眉头,深邃目光背后的忧思与反思;
我们更愿意回想起他那张精典的黑白照片:十几岁的红小鬼,戴着八路军帽,拿着书卷,仰望天空,希冀从上天得到某种启示,救民于水火;
我们更愿意回想起他满脸笑容,与平凡大众一道,嘘寒问暖,表现出自然的亲民作风;
……
可他身后的讣告里,没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几个字。
遗憾。
相信在他退下来的几年中,对自己任上的一些事情,也有过反思与反省,这无愧于一位唯物主义者的作风:
去年华国锋同志逝世前,耀邦之子胡德平专门撰文,赞扬华老任期内的民主作风;
华老遗体告别仪式上,胡德平专门代表其母慰问华的遗孀,相信,还代表了天堂上的耀邦。
不论别人是否把他当作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都相信,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太小看了传统势力与制度对我们的禁锢,太小看了在这种氛围中为求自保者的怯懦与反戈一击。
这是他的悲剧,也是我们的悲剧。
对了,我不太愿意说他是位politician,而更愿意把他看作是一位受人尊敬的statesman。
高一的时候,1990年。
那时上英文课,需要当日的值日生用英文说一个小故事什么的,以达到锻炼口语的目的。
4月16日,周一。那一天我值日。
记得极为清晰:我用了五分钟的时候,紧张地用英文陈述了自己对一年前仙逝的这位伟人的评价。当然,语句是简单而幼稚的,但出自内心。
当年一向不太喜欢我的那位年轻的英语老师,居然表扬了我,希望大家也能如我一样,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当然,是用英文。
希望他在天堂,仍然满面笑容,不知疲倦。
我知道,没有他和其它一些同龄人,我们今天不会活得这么轻松。
这是最可珍贵的财富。当然,也包括他最后几年的反思与反省。
对了,希望文章开头引述事件的那两个网站,不要再说“1998年4月15日 红色高棉前领导人波尔布特逝世”。
那东西配不上“逝世”这个词。
如果不改,我觉得那是反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