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伢子
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
苍坊村这一带,古时称“西岭”,所以,这里的胡氏被称为西岭胡氏。西岭胡氏是江西乐安浯塘胡氏的分支。据《胡氏族谱》记载,大约在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末),浯塘胡氏第23世祖胡允钦,为避战乱,携领家眷,离开江西故土,移民浏阳西岭聚居立族,繁衍生息。故此,西岭胡氏尊胡允钦为“开基始祖”(西岭一世祖),因胡允钦字建十,故族谱上称他为“建十公”。至胡耀邦这一代,当为西岭第12世、浯塘第34世孙。另据考,西岭“耀”字同浯塘“发”字同辈。
胡耀邦的祖上,世代居住在西岭。胡耀邦的祖父胡成瀚,字海文,生于1858年,卒于1896年,年仅38岁。那时,胡耀邦的父亲胡祖仑才14岁,由叔父胡成槛抚养长大。后来,胡祖仑与文家市的农村姑娘刘明伦结婚。
成家以后,胡祖仑夫妇始终在贫困中生活。这时,他们的子女一个接一个地来到人世,但在贫困的乡间,夭折者甚多。据族人回忆,胡祖仑夫妇一共生育了12个子女(一说10人)。长子胡耀芬早夭,次子胡耀襄于20岁时患骨髓炎病逝,三子胡耀馥(即胡耀福)、四子胡耀邦活了下来,五子胡耀杰、六子胡耀英也都夭折了。
胡祖仑夫妇还生了6个女儿。长女胡石英长大后与刘裔文成婚,在分娩后去世。次女胡菊华叫“三妹”,大概是胡祖仑的第三个孩子,成年后嫁曾令倩,后改嫁黎先钊。三女胡建中长成后与王朝远结婚。还有3个女儿不可考,可能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因为按照胡氏族谱的规定,凡年满16岁的男性,在世系录中写明生卒年,即学历简历,还可以列名于宗祠,享受祭奠。如果16岁以下未成年即死去者,只在母亲的名下书“第几子某某殇”,不记生卒年。因此,早夭者的情况多不可考。
1915年11月20日,胡耀邦出生在祖屋中父母所住的大房间里一张挂帐的大木床上。与中国传统古书中凡有大人物降生必有异兆的说法相似,胡耀邦成为“大人物”之后,在故乡苍坊村亦流传一件异事:说是其母刘明伦于分娩之日凌晨,梦见一位穿红袍的人走进了堂屋,这天中午她便生下了一个男孩,据乡邻传说,母亲将生子当天的梦告诉了孩子的三伯父胡祖仪,并请三伯父为新生儿起名字。胡祖仪是乡里出名的读书人,又是私塾先生,当下就说,此梦应兆“文曲星”临凡,此子将来必成大器。语云:“观国之光,首在君王。邦国安定,人民斯乐。”《诗经·大雅·文王篇》亦云:“周离旧邦,其命维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为此,胡祖仪就为孩子起名胡耀邦,字国光。小的时候,父母乡邻都叫他“九伢子”。
1921年,满了五周岁的胡耀邦进入胡氏私塾“种桃书屋”启蒙,同时又随蒙师胡祖仪之子胡耀清去长寿村琢玉私塾读书。一年后进入苍坊村胡氏族学兴文小学就读。
1926年春,胡耀邦考入文家市立人学校(今里仁学校)读高小。因为设在胡氏宗祠中的小学是一座初小,而当地唯一的高小,就是文家市的立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