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胡耀邦:农业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多种经营

——在中央工作会议西北组的发言(1978年11月16日)
发布时间:2017-05-03 11:13 作者: 浏览:136次

毛泽东说过“要波浪式前进,一浪未平,一波又起”,不要等波峰已平,再提出新任务,否则就会产生松劲、骄傲情绪。

关于尽快发展我国农业问题和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讨论稿)》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文件还不大解决问题,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对一些问题还没吃透,二是思想上还有框框。思想框框是否又有两个,一是人民公社的许多问题是毛主席生前定的,二是怕否定“文化大革命”。如果思想上有框框,必然要阻碍我们吃透农业上的一些根本问题。有些农村体制如“政社合一”,就应该改变。

“文化大革命”使我们国家元气大伤,劳动力的体质差了,积极性也差。如今农业要发展,主要还是要靠农民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劳动者的积极性永远是第一位的。而林彪、“四人帮”使几亿农民和几百万干部的积极性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如果笼统地说“集体经济就是好”,那是抽象的分析的方法;集体经济如果办得不好就不能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那就根本没有什么优越性。要解放思想,突破框框,正视我国农业现在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措施来。

我们不要用“我们中国以不到世界上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话来安慰自己。“养活”有各式各样的养活。糠菜半年粮是“养活”,丰衣足食、营养充足、体质好也是“养活”。现在我国农民养活自己的水平太低了,似乎好好歹歹吃饱肚子就行了。这怎么能行呢?

建国初期,我同一位老同志一起去苏联访问。苏联党的领导人请我们一行吃西餐。侍者端出第一道菜时,那位同志不吃,想等饭上来后再吃,没有想到侍者看到他不吃端上来的菜,以为他不想吃,在上第二道菜时,把第一道菜端走了。结果一道一道菜端上来,又一道一道地端走。他等着饭来,最后没有饭,饿了一顿。由于闭塞,不少人连“吃饭”这个概念也很狭窄。有些人以为解决“吃饭”问题就只有靠粮食,不知到发展多种食品的重要性;只知道“以粮为纲”,而不注意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多种经营。

“养活”和“吃饭”问题,无疑是农业中的关键性问题。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