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出席2013年第三次曹学雅集——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活动

发布时间:2013-08-05 22:06 作者: 浏览:185次

二百年来,曹雪芹的《红楼梦》广泛流传,不仅使中外无数读者陶醉、倾倒,而且吸引了很多学者潜心研究,从而促成红学与曹学的学术发展以及红楼文化的繁荣。                                  
 
在红学与曹学的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值得或最值得称道的成就?在繁荣红楼文化方面,有哪些活动、做法、形式、策划......是最受欢迎而应该予以肯定的?
 
二百年来,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思潮的变化,红学与曹学的学术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形态。在坚持正派学术研究中,不同观点、思想的存在,无疑是可喜的。但与此同时,脱离学术规范的某些现象,也时时出现,诸如无根据的猜谜与揣测之说、低俗的戏说等等......

为纪念伟大文学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北京曹雪芹学会以座谈会的形式举办了本年度第三次“曹学雅集”活动。畅谈红学与曹学的成就与发展,以告慰雪芹先生在天之灵。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段启明、张俊;学会秘书长李明新、副秘书长位灵芝;京城红学家李希凡、蔡义江、周先慎、吕启祥、杜春耕、陈熙中、张云;作家赵金九、赵大年等人,围绕曹学与红学的关系,曹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问题,以及北京曹雪芹学会在推动曹学、红学研究中应发挥的作用等方面畅所欲言。

著名书法家张虎先生为曹雪芹博物馆题字,并于当日揭牌。

著名书法家张虎先生为曹雪芹博物馆题字

 
红学家张俊、段启明先生为曹雪芹博物馆揭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红学家 张俊


 
50年前的故宫展览是红学研究史的关键点
 
曹雪芹逝世250周年,不由让我想到50年前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应该说,那次展览在红学研究史上是个关键点,对后来红学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冯其庸先生认为,1963年的故宫展览是曹学红学的大展览,是自有红学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红学活动。当时,我一边参观一边摘记,集成了一本小册子。展品值得回忆,展览的启示值得总结。当时如果没有领导关怀,没有各地部门支持,没有专家学者齐心协力,没有众多工作人员辛勤劳动,很难办起来。今天要举行一个同等规模的曹雪芹逝世250年的纪念会,很难。


红学家 吕启祥


 
纪念曹雪芹,一打空话莫如做一件实事
 
如果以莎学为镜,深感红学缺少学术定力和操作规范,缺少对于学术基础工作的一代又一代持之以恒的投入。举例而言,像《红楼梦书录》、《红楼梦卷》这样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极其重要的目录和资料书早就应当认真增补了,即使本世纪初的《稀见资料》也需要修订增补。再如有关辞典一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过《红楼梦鉴赏辞典》、《红楼梦语言辞典》、《红楼梦大辞典》等若干种,《大辞典》曾作增补而殊不理想,旧错未改、新憾丛生。与莎士比亚大辞典和集注本的代代相传、学术接力棒的未曾懈怠相比,距之甚远。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曹立波


 
让更小的孩子知道《红楼梦》
 
近日参加一个学术沙龙,聊到《红楼梦》,发现大家对《红楼梦》的了解都来自刘心武的红学传播。希望更多红学家能主动争取发言机会,比如建立红学、曹学研究的网站,让大众通过搜索引擎看到的知识不是单向的,而多一些客观性。我想以后争取让学生在网上直接答题,得学分,建立开放式的“红楼梦”课程。除了在大学传播红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红楼梦》,我认为初二开始读《红楼梦》比较合适,有家长担心会引发学生早恋,如果不看《红楼梦》,就能避免早恋吗。

 


京味作家 赵大年


 
《红楼梦》是中国最好的小说
 
我不是专门的红学研究者,对《红楼梦》始终抱着学习的态度,一部小说,让人研究了200多年,史上少有世间罕见。《红楼梦》是中国最好的小说。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塑造典型人物,我从《红楼梦》学习描写人物。书里没有打打杀杀,没有离奇的情节,塑造的就是一些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我们还可以学习《红楼梦》的语言,曹雪芹是语言大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像邓友梅,可以背诵《红楼梦》的若干章节,这对作家的语言很有帮助。作家不能培养,作家是压也压不住的,是自己冒出来的。曹雪芹为什么要写,非写不可,欲罢不能,他进入了文学的本质——人学。




作家 赵金九


 
一个作家的诞生可遇不可求
 
《红楼梦》怎么研究都不为过,时代不同,研究不同。曹雪芹的《红楼梦》出来后,中国文学到达顶峰了。我认为,曹学就是研究曹雪芹。我想了解,作为小说家的曹雪芹身上有什么独特素质,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一个作家的诞生,一部优秀作品的问世,可遇不可求。作家是培养出来的吗?作品是生产出来的吗?天资不可培养。你可以培养你喜欢的作家,但不能培养天才的作家。




北京曹雪芹学会会长 胡德平

 
目前需要红学、曹学的整合
 
虽然有人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但作为曹学研究者,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9月启动的西山故里项目,我有五条建议:要有真实的文物遗存,以供大家纪念;要有传世的文献资料,以供社会研究;要有系列文化活动,以供公众参与;要有丰富的文化产品,以供群众消费;要敢于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北京曹雪芹学会,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为了推动红学与曹学的发展,几年来,在您和各位专家、朋友的帮助下,做了一些工作,但我们深知还很不够。我们诚恳希望您对学会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新的要求、建议。

推荐 推荐0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