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民:“向根治黄河造福中华民族的同志们致敬”--忆念与胡耀邦同志的一次零距离接触
“向根治黄河造福中华民族的同志们致敬!”这是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为龙羊峡水电站建设者的题词。转瞬二十四年过去,昔日如火如荼、喧闹激昂、撼人心魄的建设场面已经成为历史的影像;昔日建设者们餐风饮沙、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感人事迹也已成为尘封的史书;昔日那个原始混沌、满目荒凉的山峡早已变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和碧草连天、鸟语花香的画廊。时光如水,冲走了无数如尘如幻的往事;往事如烟,飘渺中映现出一幅清晰如今的历史画面。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三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到正在建设的我国当时最大的水电站工程建设工地——龙羊峡水电站视察。那时我在水电四局党委办公室做秘书科长,当天晚上,龙羊峡倾盆大雨,正在办公室值班的我突然接到通知:“胡耀邦同志第二天早上8时在四局招待所院子里接见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我撑开雨伞,冒着大雨,逐个通知,直到深夜。
第二天天刚亮,又接到通知,胡耀邦同志要为电站建设者题词。幸好我爱好书法,手头笔墨齐全,我急忙取出两张四尺宣纸,裁成大中小三种不同的规格,挑出三支毛笔:一支是扬州制笔厂的羊毫长锋、一支是北京制笔厂的“一点梅”狼毫小楷、还有一支是中号笔(什么厂出的已经记不清了),接着我又拿上一个小砚台和一盒“一得阁”墨汁,快步地向宾馆走去。刚进宾馆大厅遇到了陪耀邦总书记视察的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王兆国同志,我同兆国同志一道向餐厅走去,当路过宾馆一楼走廊时,兆国同志指着左面106房间说:“这是首长的房间,我们走路慢点、说话轻点。”可见,兆国同志对胡耀邦同志的敬重之情由心而生。到小餐厅,我刚把纸墨布好,胡耀邦总书记在杨静仁(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肖华(时任兰州军区政委)、杨德中(时任中央警卫局局长)、陆佑楣(时任中国水电四局局长)等众多领导人的拥簇下进来了,他径直走到我站立的桌前说:“还要写字啊?”话音未落就坐了下来。
坐下的他从桌上的三种宣纸中选了一张最小的,平铺在桌面上,又从我手中接过三支笔,拣看了一下,把最小的一支拿在手里问:“这是什么笔?”我说:“这是北京厂的‘一点梅’狼毫笔。”他点头道:“就用这支吧!”接着他提笔蘸墨,并侧脸向右边站立的杨静仁、肖华问道:“写什么呢?”没等他们回话,他又接着说:“就写向根治黄河造福中华民族的同志们致敬吧!”这时他凝神运气,笔落宣纸,总书记对龙羊峡水电站建设者的满腔激情合着清俊秀丽,颇有颜体韵味的翰墨飘然纸上。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突然意想不到的事出现了——胡耀邦同志写完第一行后放下毛笔,双手把宣纸提了起来,大概他是想把纸向前挪一下。这一提,却放不下来了,因纸下铺的是餐桌上的塑料布,塑料布印上了不少墨,左右两旁和前面站的都是首长,他身旁只有我在站着,这时,我急忙掏出手帕,把墨迹擦掉,接着我又拿起两张宣纸准备垫在下面,耀邦同志看了看我说:“不垫!”这时肖华说:“垫一张吧,垫上出效果。”耀邦不无责备道:“不垫,一张不垫,你们不要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说着,他又写了起来。写完后,他站起来认真端详了一下,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杨静仁、肖华说:“你们写吧。”杨静仁坐下来把本来四尺四开的纸又对裁了一半,写了几句话。
题词后,胡耀邦同志在人们的拥簇下向门外走去,与四局领导们合影,这时我一直跟在耀邦同志身边,并用两手轻轻地搀扶着他的左手肘,那时的他毕竟已经快七十岁了。等下去台阶,我感觉他手肘轻轻地向后推动了一下,于是我就放下了对他的搀扶。这时只见他快步向前,挥动着手臂向列队等候的人们大声道:“同志们好!”大家热烈鼓掌。当走到第一排水电四局副总工程师温济忠前时,四局局长陆佑楣把温济忠向耀邦同志做了介绍,他紧握温济忠的手说:“你辛苦了!”合影之后,接见职工群众。我们原来准备的场地是胡耀邦同志与领导们在宾馆二楼的平台上与群众见面、讲话(一九七二年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同志来龙羊峡视察时就是这么安排的),职工群众则站立在楼下宾馆前的马路上。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耀邦同志在合影之后,径直向一楼大厅走去,人们顿时紧张起来,尤为紧张的是耀邦同志的几名贴身便衣警卫,四个英俊干练的小伙几乎高出个子低矮的耀邦同志一个脑袋,他们前后左右拥护着耀邦穿过宾馆走廊时,住在宾馆的客人已涌在了房门前,大家就这么拥挤着走出宾馆,来到了等候已久的职工群众面前,近距离和职工群众接触的耀邦同志显得非常兴奋,他那富有感染力的话语随之在职工耳畔响起。耀邦同志就这么面对面地对职工群众即兴作了长达十几分钟的精彩演讲,由于临时改变场地,陆佑楣局长手举话筒,一直站在耀邦同志身旁。耀邦同志对水电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不畏高寒缺氧、勇于吃苦耐劳的精神深为感动,他动情地说:“你们做了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说这话时他右手紧握拳头向空中举起,并用力挥动了两下。
雨过天晴的龙羊峡早晨,空气格外清新,明媚的朝阳,散发着温煦的光,胡耀邦同志慷慨激昂,感人肺腑的话语在龙羊峡谷久久回荡,耀邦同志这种亲近群众、心系群众的动人场景也深深地印在人们心中……那时二十多岁的我有幸与耀邦同志零距离接触并观看他挥毫题词和聆听他富有激情的演讲,终身难忘。
二○○七年七月一日于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