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步越:赞《胡耀邦在安康》
安康市档案局报经国家档案局批准,编了一本“内部资料”,名为《胡耀邦在安康》, 2011 年 10 月刊行。耀邦的大儿子胡德平看后,觉得很好,填补了胡耀邦研究中的一段空白。
《胡耀邦在安康》,记述的是 1965 年任中共陕西省委代理第一书记的短暂行程, 时间虽然过去了 46 年,耀邦魂归九泉也已经 20 多年了, 但是他的音容笑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给人以不可磨灭的记忆。特别是执笔者、《安康日报》主任编辑李大斌同志,历经 4 年半的深入调查,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他以犀利的笔触,以丰满的感情为这本资料注入了汗水心血,让它真切可信,凡阅读者,无不感受到心灵的震颤。
我当时是耀邦的随员,我的任务就是记录他的讲话,但是,耀邦的活动,随机调查是紧锣密鼓进行的,这份资料反映的情况更详细、更精采、更生动,很象一部声情并茂的彩色大片,让人越看越兴奋,越看越鲜活。
耀邦每到一地,都要寻找当地生产建设搞得好的典型加以表彰、鼓励,并号召大家向其学习。对于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惩治过重的干部、职工,都要按照中央《二十三条》规定的“给出路”的政策,开展省、地、县、区、社几级干部民主讨论,实事求是地减轻其处分,让他们立功赎罪、将功补过。特别强调要解放思想,解放人,教育人。对于生产,特别强调“两手抓,双丰收”,一手抓粮食 . 一手抓多种经营,抓山货特产,抓植树造林,发展农村集市贸易等。
在宁陕、石泉,看到一些群众穷苦异常,住山崖石洞,同时,大跃进、大炼钢铁时留下不少房子空着,在耀邦关心下,这些空房子很快就让给穷苦农民进住了。在汉阴县城关镇西北村柑桔园调查,发现那里柑桔产量很低,很快派省果树研究所专家和技术人员驻队指导。浙江省黄岩县柑桔研究所派技术员黄兆富、四川省金堂县派技术员曾能凡,帮助西北村很快提高了柑桔产量。在旬阳县耀邦发现一些小孩几天才洗一次脸,原因是居民吃水要下几百个台阶到旬河挑水吃,甚为艰难。他建议修个水塔,不久,县上成立了自来水公司,在龚家梁上修起了水塔,结束了旬阳县城祖祖辈辈下旬河挑水吃的艰辛历史。
在白河县,他一眼就发现接待他的女干部查彩岭原是平利县的团委书记, 1956 年他们一起参加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晋蒙豫全国青年造林大会,他还清晰的记得他给查彩岭的题辞是“做党的好女儿”,故旧相见,格外亲切。军属卢忠秀,天麻麻亮赶到耀邦住处上访,耀邦接见了她,她反映:公私合营后,她一家被以上山下乡的名义弄到离县城 70 里的松树公社当农民,全家 7 口人被安排在两间小牛圈里。后来上山下乡的居民纷纷回城,回城后眼见别的回城户报上了户口,她们家的户口却解决不了, 没有户口就没有饭吃。耀邦翻翻抽屉也找不到纸张,就在纸烟盒上写了两行字,大意是:请先供应口粮,上户口军属应优先, 让她去找城关公社领导。公社领导见到耀邦批示, 问题就很快解决了。卢忠秀逢人就说胡耀邦救了她一家人。
到安康, 地委书记韦明海介绍石转区蚕桑抓得很好。其中洪山公社妇女刘家贤, 1958 年养的蚕茧张产 61.7 公斤 创全国记录 ,出席过全国群英会,受到国务院和全国妇联的奖励。 1959 年 10 月,还参加了国庆观礼。耀邦听了,随即朗颂了诗圣杜甫的《八阵图》诗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吞失吴”。诗人赞美诸葛亮在确立魏蜀吴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势中,功绩最为卓绝,歌颂诸葛亮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是对军阵的一项重要发明。遗憾的是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成了千古遗恨。耀邦见景生情,即兴颂诗,说明他确实是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他借颂诗称赞了石转的嘉名,同时活用了石转之意,他说“,我们常喊,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还可加上一句:让石头也转。石头不转,你怎么翻身?”
韦明海汇报安康面积为 35000 平方公里,耀邦说“:台湾多大啊? 36000 多平方公里”。并指着韦明海笑谈“:你这个老韦,不是和“蒋委员长”管的差不多嘛!阿尔巴尼亚不也就 28700 平方公里,你们和阿尔巴尼亚差不多,阿尔巴尼亚的人口还没有安康多,它只有 160 万人口。但是阿尔巴尼亚震惊全世界。”耀邦用比较法,把安康干部爱家乡的热情和责任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档次和高度。毛主席说“:有比较,才能鉴别,有鉴别有斗争才能发展。”耀邦熟读毛主席的著作,活用比较法,真能开人心智!
李大斌研读了耀邦在安康的讲话, 感慨地写到“:他的讲话,可以用语重心长来慨括。没有批评,有的是细细的分析 ; 没有居高临下的指示,有的是鞭辟入里的开导。他尽力想给安康的干部以更多的理论、政策上的知识。作为一个安康人,几十年过后读起当时的记录稿,胡耀邦对安康人民滚烫的赤子之情,希望安康人民摆脱贫困早日富裕的热情之心,仿佛都能触摸到,叫人感奋不已,他的讲话把高深的经济学原理讲得深入浅出,明白透彻”。“耀邦的讲话是交心式的,是拉家常式的娓娓道来,是一种真正来自生活、来自调查之后的讲话,朴素得象一块没有打磨的玉石。”
“在中国有无数首献给领袖的歌。而献给胡耀邦的只有一首。那就是在他逝世之后,一位文艺工作者发自肺腹写下的《好大一棵树》“:撒给大地多少绿荫,那是爱的音符。风是你的歌, 云是你的脚步, 无论白天黑夜, 你为人类造福。”胡耀邦是一棵大树。他的安康之行,就是这棵大树成长的过程。
(作者系陕西省档案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