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吴乃华:胡耀邦视察连云港轶事

发布时间:2013-11-14 22:15 作者:吴乃华 浏览:96次

1984 年 10 月 27 日至 29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兆国及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由山东日照到连云港市视察工作。

“过海大堤能不能建机场跑道”

连云港东临黄海,北靠广袤无垠的亚欧大陆,是镶嵌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的生产建设,一直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心与支持。 27 日下午 4 时 30 分,胡耀邦一行一下车,就听取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和连云港建港指挥部的汇报。

当连云港市的同志汇报到总投资达 12 亿元的连云港港口二期扩建工程,要筑一条连接陆地与海岛的 6700 米 过海大堤,上面可以跑汽车时,胡耀邦站起身,走到连云港港口模型前,关切地问投资多少、何时建成?他以商讨的口气说,过海大堤 13 里半,很长的一个海堤呀!索性再搞宽一点,连飞机场也搞上,搞个海上机场嘛。你们找几个人计算计算,只花几个劳动力,经专家论证下,能建就建,不建就拉倒,不作定论,探索一下!提问题不怕提宽一点,解放思想嘛! 3000 多米够一个跑道,六七千米长,两个跑道都够了。大堤计划投入一亿五千万元,再加个一亿五千万元,搞个海上机场,那旅游的就高兴,旅游业不就带动发展起来了。中国有个海上机场,那非去看看不可。我这只是想象嘛,不是什么决定,你们研究一下。

1994 年 9 月,过海大堤竣工,把东、西连岛与大陆连接起来,使原来只有 3 平方公里水面的连云港增加到 3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一个风平浪静的超级港湾。但由于受工程地质条件和连岛面积的限制,最终没有建海上机场。

“看你们最好看的”

28 日上午 7 时 55 分,胡耀邦由省、市领导陪同,前往连云港港口视察。

8 时 45 分,胡耀邦登上海军水警区 687 号“猎潜艇”,出海视察了新改造和扩建的码头生产泊位,受到干部、战士的热烈欢迎,并高兴地在浮码头上同水警区 5 位负责同志合影留念。

9 时 35 分,胡耀邦上岸来到一号码头装卸生产现场和正在建设中的庙岭煤炭专用泊位施工现场,越过码头上林立的龙门吊车等装卸机械,边看边了解港务局的改革情况。当听说装卸工人已经实行计件工资,平均工资达百元,最多 180 元,最少 70 元时,他指出:“不要搞平均嘛,要搞浮动工资,拉开档次、拉开距离,激励积极性!”

10 时 10 分,来到即将开工抛填的墟沟镇黄石嘴过海大堤起点,胡耀邦指出:大堤建成后,要让海岛上的渔民通上电、吃上水。时近中午,陪同的连云港市市委书记季允石、市长何仁华提出准备返回时,胡耀邦兴致正高,说:“今天是星期天,可以游山玩水。再看一处你们最好看的。”

继而,胡耀邦视察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宿城风景区和台南盐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宿城水库堤坝上,胡耀邦询问了宿城连通港口码头的当时全国最长的 3500 米大型公路穿山隧道的施工情况后说,可以打两条嘛!来回不用错车。现在是打 10 米 宽,打好一点、打宽一点,索性再加 2 米 ,搞上 12 米 ,两旁可以走自行车。该隧道已于 1993 年底建成。

下午 1 时 45 分,胡耀邦来到了 1959 年他首次到连云港而未能如愿前往的花果山、孔望山等风景区参观视察,历时 3 个多小时。

“搞‘活’的活就放在这”

28 日晚上,胡耀邦回到下榻的云台山宾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开始之时,也是他不顾一天的奔波之累,日以继夜地工作的起点。他应陪同的连云港市委常委、副市长徐沙的请求,准备题字题词。此刻,文房四宝已摆放在灯光明亮的客厅,陪同的省、市领导也前来静候。

“先写他们办的第一所大学。”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提议,得到了胡耀邦的许可,连声回应:“好!培养人才重要,写在哪?”并对写好的“淮海大学”校名这 4 个大字(现为淮海工学院),征求了在场人的意见:“这行不行呀?”接着,他又为开馆不久的连云港市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之后,胡耀邦为连云港市的经济建设和港口建设题词。当他挥毫写下“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站在四化前列”这当中的“开”与“ 活”字时,好像在问自己,更像是在问在场的人:“怎么‘开’法呀 , 怎么搞‘活’呀 ? ”写到“活”字,正巧落笔在这页纸的下端空白处,他边写边提高声调,一语双关地说:“活,就放在这里活 ! ”一下赢得了满堂笑声、赞扬声。他在为连云港港口题词时,写一句、读一句,句句落地有声:“高效率建港,高效益管港”,博得了一片掌声。寻声而来的云台山宾馆职员们也盛情邀请胡耀邦为他们“鼓鼓劲,提提指示、希望”。这时,胡耀邦边看快要结束的新闻联播节目,边回答说:“这是你们外加的任务啊!”他边润笔,边思考,几分钟后,一挥而就,写下了力透纸背的 10 个大字:“友谊结五洲,朋友遍天下”,并指出:“服务好写、事难办,你们要服务好、办好事,我写的两个朋友的‘友’, 就能碰在一起了!”

胡耀邦一次连题这么多字词,是很少见的。陪同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当时感慨地说:“你们今天可丰收了!”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