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陕西记者回忆胡耀邦:三次印象 终生难忘

发布时间:2014-01-06 23:07 作者: 浏览:85次

"胡耀邦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平易近人,可亲可敬,很少见领导的架子。"曾经三次采访过胡耀邦的《陕西日报》摄影记者王天育,回想当年见到胡耀邦的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

和大家坐在一起热火

王天育回忆,1964年冬,胡耀邦第一次到《陕西日报》视察工作。为了表示隆重,当时在报社

 的大礼堂布置了会场,主席台上摆了桌椅,专门留给胡耀邦作讲话时用。

"大家都坐在台下的座位上,等着胡耀邦到来。这时就听到有人说来了来了,于是大家都激动地站起来鼓掌欢迎,胡耀邦就一边往会场里走,一边也拍着手,一边走还一边主动地向大家点头致意。"

到了主席台前,报社的领导就请胡耀邦到台上去给大家讲话。胡耀邦却没有上去,他望了望主席台上的桌椅,又看了看台下满眼期盼的人群,然后风趣地说:"让我一个人到台上去,明摆着不是要孤立我吗?"说完,随手拉过而是拉过旁边的一把竹椅子坐了下来。"这样和大家坐在一起热火。"

"那一次,胡耀邦给大家讲了要坚持群众办报的思想,要求报社发扬延安时期群众日报的光荣传统,大家围在一起,一边听他讲,一边还有人插两句,气氛一直很活跃。"

四个小时激情演讲

在王天育的记忆里,胡耀邦总是精神抖擞,很善于演讲,"气宇轩昂,谈笑风声,永远保持了他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风采。"

那是1965年冬天,那天天气很冷。全省贫农大会在西安市体育场召开,来自全省的代表在露天会场坐了黑压压一片。"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胡耀邦往主席台上一站,台下就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那时大家和我一样,都被他的领导风采折服了。"

"尽管天气很冷,大家又都是坐在外面,但会场气氛一直很热烈。胡耀邦很善于演讲,站在台上一会谈笑风声,一会又表情严肃,一会风趣幽默,一会庄重肃穆,中间不时还做着手势。一直讲了四个小时,中间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在王天育保存的照片里,有一张拍到了当时的情景:这张照片是从主席台往下拍的,照片的主体是胡耀邦气宇轩昂的背影,背景则被鼓掌的人群占满。

拍我还不如去拍劳动的农民

记者在采访中,希望找到胡耀邦当年在陕更多的资料照片,但是却发现很少。王天育给记者讲的一件事情正好印证了这个的事实。

1964年10月,胡耀邦刚到陕西不久,要到各地去视察摸底。当时陕西日报社准备派摄影记者随同采访,但胡耀邦没有答应。"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胡耀邦对我说:'我这是去做调查,这是我的工作,还要照什么像。农民整天在地里劳动,需要照的话,应该先给他们照相。所以那次他到陕南陕北的活动情况,就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王天育回忆说,1982年9月,胡耀邦陪同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日成来西安参观,因为胡耀邦个子比较矮,也让他的拍照比较困难。"每次给他拍照片,都尽可能地把镜头靠近他,这样才能拍得高大些。不是因为别的原因,只是从心底里崇敬他,所以就想着拍得更好,更能表现出他的领导风范。"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