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新春访湘西
胡耀邦同志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他生前曾多次深入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山寨调查访问。在其任总书记期间,亦曾先后两次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调研。本文记述的是其中的一次。
带着喜庆到山城
沉浸在新春喜庆之中的山城各族人民。得到耀邦同志一行到来,更似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下车伊始搞调研
注重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是胡耀邦一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简单早餐后。胡耀邦一行即与省委主要负责人毛致用、熊清泉一起听取州委、州人民政府负责人宁生,吴运昌、杨正午等同志关于全州的民族经挤、教育和科学等情况的汇报。之后,耀邦同志就他对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关住的几个问题与州委、州府的负责人进行详细的座谈了解。
第一是关于自治州的自主权问题。耀邦同志问:自治州的自主权有多大?宁生等汇报说,遵照中央的精神,自治州搞了个自治条例,施行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财政而言,省对州实行包干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1年度州里有了机动财力1400万元,还免除了农业税、民族税90多万元,给州里的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耀邦同志听了十分离兴,要求自治州在中央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继续贯彻执行好自治条例,让全州的政治和经济更快地发展起来。
第二是关于苗族和土家族的住房问题。当耀邦同志得知少数民族群众的住房还存在较大问题时,他语重心长地给大家讲“人必有房,鸟必有窝,安居才能乐业”的道理。讲到他到过四川的彝族、贵州的苗族等少数民族地这。看到全国还有彝族、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群众的住房还改解决,感到有愧于群众。他要求从州委、州府到各级政府都要深入调查,摸清群众住房的底子,具体指导,帮助搞好解决群众住房的试点。并动情地说:“各级干部都要身体力行,深入实际,带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光一般号召是不行的。群众的衣食住行总要解决,少数民族的住房问题一定要解决!”“群众连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行?”对环境恶劣,条件不具备,无法自己解决住房的少数民族,国家和地方政府要设法帮助解决.”“30年解决不了、40年!1989年就是建国40周年了。国家每年拿点钱,地方政府帮助点。”“大家都要想想这个问题,把它提到工作日程上。先调查清楚,搞个方案,再逐步实施。”“我们就是要为少数民族人民办点实实在在的事,40年还解决不了群众的住房,我们都不好说话。”
第三是关于搞活山区经济问题。耀邦同志听到自治州在经济建设中还存在办法少,发展慢,群众的生活仍然较困难等问题时,心中很是焦虑。他谆谆告诫大家,在经济建设中除了要坚决贯彻执行好党中央的政策外,在山区还要注意抓好发展商业专业户、商业联户、长途贩运专业户三个环节。商业专业户,就是针对城里商业部门认为本小利微不愿经销,城里个体商人难保货源无法经销,而山区商人利用本地的山货进行有利可图的商业活动。如山区的洋芋、竹木制品、藤器、野菜等。山区有货,城镇居民需要,经营中有利可图,可以让山区人自由去做,并逐步发展成商业专业户。
商业联户,就是根据山区货源、地域、运输的经营等情况,多种货源、多户商人、几地销售联合起来,弥补不足,共同经营,共同获利。
长途贩运专业户,就是根据山区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的特点,允许一批人专门从事将山区的货物运出去,把山区人民需要的日用百货、杂货运进来。可以根据货物多少、轻重程度、保管要求,采取人挑肩背、马驮牛拉、汽车联运等形式。这样,既能提高山货的价值,调动山区人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山区的优势,又能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搞活山区经济,增加人民收入。
耀邦同志在阐述搞活山区经济办法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其他地方搞活经济的经验或教训,继而强调:“搞活经济建设就是要讲效益”,即生产效益、运输效益、保管效益、商业效益、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因此,我们的各级干部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周到一些。比如在发展前面所讲三种专业户的同时,生产专业户(包括养殖)和饮食服务专业户等等,也要注意相应地发展起来,因为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去就有10里一铺,30里一个店嘛。”不注意这些,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基础,没有后劲。我们的干部要注重让人民共同富裕,但也要允许这些专业户能赚点钱,给他们发营业执照。不要随便“把长途贩运叫剥削,其实是很辛苦的,赚的是辛苦钱。”没钱赚就没人做,山区经济怎么搞活?“你们60万户,发展6000户只有1%,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嘛。”“让专业户去搞,他赚钱多了,我们就收一点税,对国家也有利。”
第四是扶助山区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专业户、重点户问题。耀邦同志赞成扶助这种专业户、重点户,但不赞成被扶助的专业户多数是干部的亲戚或朋友,认为这样会助长干部的私心,失去群众的信任,起不到好的示范作用。他说:“据我了解,专业户、重点户多数是我们的干部或干部的亲戚朋友,这不好。在这个问题上要注意引导,如果不加以指导,我们将要脱离群众。专业户,重点户要扶植,但不要靠吃偏饭致富,要靠科学技术、靠能工巧匠、靠勤劳吃苦致富。要扶植,但也不要过份,扶植的时间也不能长。”
耀邦同志以事说理,实事求是的分析,使与会者开阔了眼界,增强了信心。大家喜形于色,频频点头,纷纷表示要按照耀邦同志的指示,结合本地的实际,走出一条搞活山区经济建设的新路来。
“到苗民家里看一看”
下午两点半,顶着刺骨的寒风,耀邦同志饶有兴趣地健步登上自治州人民政府招待所的房顶平台,坚持观看了半个多小时吉首市各少数民族举办的传统迎春歌舞盛会。之后,根据耀邦同志“要到苗民家里看一看”的要求,一行乘车来到吉首市寨阳公社寨阳大队寨阳生产队。一下车,耀邦就向苗族社员挥手致意、祝贺春节。
接着,耀邦一行访问苗族社员杨昌南一家。走到大门口,看见门框上贴着“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的对联,耀邦同志高兴地手指口念,并赞许:“这幅对联写得好!”
进屋后,看见堂屋里摆着缝纫机、自行车,楼上挂满了包谷,耀邦同志亲切地问杨昌南:“这都是你家的吗?”
“都是我家的。”
听了杨昌南的回答,耀邦同志满脸笑容,不住点头。
在火塘边,看到火坑上挂着100多斤腊肉,桌上摆着炒米、糯米年糕和抽子,耀邦同志乐呵呵地笑了起来:“好啊!好啊!”
杨昌南邀请耀邦一行客人人坐,他和爱人、孩子及几位苗族女社员围坐在耀邦同志周围,盛情地请客人们品尝苗家的糖泡炒米、糯米年糕和袖子。耀邦看到苗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非常高兴,要大家都吃点苗族食品,并风趣地对在场的人说:“我们把它们都吃了,好吗?”
“好!党的政策好,越吃越有。”杨昌南的儿子杨春生机敏而朴实地代表家人和在场的苗民脱口回答。
按照苗家习俗,为了表达对贵客的深情,杨昌南摘下女儿脖子上的银项圈,亲手给耀邦同志戴上。场景欢快热烈。
稍后,耀邦同志关切地问杨昌南及家人:“你们高兴的是什么事?”杨家父子同声答道:“党的政策好,合符我们的心愿。”耀邦一行听了,都会心地点头。
主人和宾客虽都谈兴未尽,但早春的湘西山区依然昼短夜长。眼看天色将晚,耀邦同志等即将离去,沉浸在新春和耀邦一行来临双重喜庆之中的苗民更是激情难抑。此时,一位苗族妇女敲起苗鼓用苗语唱出了苗族人民对党中央的感激之情:
“欢迎客人时我唱一首歌,
高兴时我把心里话儿说,
我说的是党的政策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