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给他改名叫“忠诚”——专访参加阅兵式抗战老兵代表韦忠诚
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仪式上,韦忠诚(前排中)在老兵受阅方阵敞篷车上,接受祖国和人民致敬。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图为韦忠诚敬礼谢党恩。
9月3日,坐在老兵受阅方阵敞篷车上,在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嘉宾的掌声中,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和致敬,97岁的东兰籍抗战老兵韦忠诚激动不已:“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由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
韦忠诚原名韦成,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因信念忠诚、不怕牺牲,得到时任川北军区政委胡耀邦的赞扬,并为他改名韦忠诚,勉励其一辈子忠于党、忠于革命。
纵观一生,韦忠诚人如其名。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祖国和人民致以耄耋老人崇高敬意。
忠诚革命不畏惧胡耀邦亲自为他改名字
1944年2月至1946年12月,韦忠诚任国民党抗日部队四十六军一八八师战士,参加过宾阳、贵县(今贵港市),梧州、广东省海康(今雷州市)、湛江围歼日本侵略军(抗日战争)的战斗。
1946年12月至1955年4月,所属部队在山东起义后,韦忠诚编入人民解放军新四军十三团当战士,先后任独立师一团三营九连班长,三七旅一团三营九连排长,一八一师五四一团三营九连连长,遂宁分区安岳地区警卫队连长,蓬溪县警卫营八区警卫队指导员,四川军区第四营副政治教导员,西南军区蓬溪县第二区武装部副政治教导员,西南军区转业干部学校副政治教导员。曾经参加过著名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挺进大别山、临汾攻坚战、解放山西太原、保卫西安战斗、秦岭穿插追剿胡宗南匪部、川东川北剿匪和参加抗美援朝等大小上百次战斗,荣获部队二等功三次。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韦忠诚忠诚革命,不怕牺牲,得到时任川北军区政委胡耀邦的赞扬,并为他改名韦忠诚,勉励其一辈子忠于党、忠于人民。
韦忠诚人如其名。革命年代如此,部队复员回来建设家乡亦如此。如今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耄耋老人身上的伤口赫然在目,每一道皱纹、每一缕白发都刻录着曾经的烽火,和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见证伟大历史时刻党和国家牢记有功之臣
8月18日,东兰县召开简朴座谈会,县领导为韦忠诚戴上大红花,并代表全县30万各族人民,欢送他进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能有幸见证这一伟大历史时刻,是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也是上级和全县人民对我的肯定和爱护。”韦忠诚说。
刚下火车,温暖就扑面而来。“爷爷,身体有什么不适没有?”、“老英雄,我们合个影。”……韦忠诚手捧鲜花,在迎接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下顺利入住北京首都大酒店。
在京期间,医护人员一天给他们体检3次。伙食方面,30多种口味饭菜任意选。最开心的是,每天和抗战老兵们回忆当年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缅怀牺牲战友时的热泪盈眶……
穿上当年抗战时的旧军装,韦忠诚思绪顿时回到战场上。“此刻站在这里的应该是我的战友们,他们甚至为我挡过子弹,所以我更应珍惜现在的幸福和安宁。”
9月3日检阅当天,韦忠诚坐在抗战老兵代表车队方阵第三排第七辆车上,在国家领导人和中外嘉宾的掌声中,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和致敬。回忆起阅兵现场,韦老仍激动不已。他说,我既感到光荣,又激动,眼泪禁不住往下流,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难忘的时刻,听了习主席讲话,参加老兵方阵接受检阅,由衷地感到我们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参阅部队官兵的声音那么嘹亮,步伐那么整齐,参阅武器那么先进。”韦忠诚说,相比当年的小米加步枪,短短几十年,进步这么大,真为祖国的强大感到自豪。
“回到东兰后,我会把这次纪念大会的精神多多宣传,把祖国的伟大讲给家乡人听。希望战友们长寿,祖国永葆昌盛。”9月4日,韦忠诚和战友们依依惜别。
忆苦思甜话党恩发扬艰苦朴素优良作风
革命了一辈子,韦忠诚39岁时才成家,养育了5个子女,1984年从东兰县农机局任上离休。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他,身体硬朗健康,家庭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虽然可以安享晚年,但韦忠诚并不“安分”。他每年都会到乡下老家种植玉米、棉花,丰收时节,就召集子孙们下乡劳动、收割。
“老爷子坚持自食其力,虽然我们极力反对他干重活,但往往会被责备,说我们怕苦怕累。”儿子韦德生说。
“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艰苦,就不懂生活的艰辛,不懂和平的珍贵。”韦忠诚经常告诫子孙们,一定要珍惜和平,投身建设,努力回报党和国家的恩情。
抗战已经胜利70年,韦忠诚仍然经常独坐在山上,安详地感受着无数革命战士浴血奋战换来的和平。虽然年近百岁,他依然保持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优良传统,从而带来家庭的和睦、孝顺,自己晚年的幸福、安康。
(河池日报记者 张锐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