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珍:难忘的往事
一九六零年一月我刚调到共青团稷山县委任团县委委员、学工部长,这年我刚二十三岁。五月十二日接到共青团晋南地委通知:胡耀邦于13日将来稷山,有三点指示,一、视察并参观太阳卫生模范村;二、接见全国打麻雀小英雄焦蛋娃;三、听取团县委工作汇报。耀邦同志提出要吃点野菜,我们团县委研究吃什么野菜为好,有的提出挖地菜,有的提出采摘苜蓿。五月初苜蓿刚出土,嫩绿香脆。于是我们几个青年人找了一块最好的苜蓿地,向生产队说明来意,几个青年人不一会就采了一小筐最好的苜蓿菜,做伴菜吃。
五月十三日,胡耀帮在团省委书记仝云,团省第二委书记,晋南地委副书记李立功的陪同下,从运城出发途经太阳村,首先参观了太阳卫生村。陪同耀邦同志视察还有一位团中央候补书记,和青年报总编孙轶青同志,他们的确是轻车简从。耀邦同志到达后,我们团县委几个同志排成队表示欢迎。胡耀邦同志亲切地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慰问。午餐设在县招待所,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加苜蓿伴菜。我看见胡耀邦同志首先吃了两小碗苜蓿菜,并说大家要勒紧裤带共渡难关,这野菜很好吃在北京市吃不到的,风趣的说我今天有口福,大家感到耀邦真幽默,餐厅里一片笑声朗朗,气氛轻松了许多。我们团县委书记告诉说这是苜蓿,耀邦同时说:我懂,这是牲畜吃的精华菜,人也能吃。大家又是一阵笑声。饭中耀邦同志突然提出:团县委同志都在么?大家照个像留作纪念。我们团县委书记要想说的话,被耀邦提前说了,可见他摸透了我们青年人的心里。照像前在大礼堂门前,耀邦接见了全国打麻雀小英雄焦蛋娃。可见耀邦同志对青少年的关怀和爱戴。焦蛋娃向耀邦同志致少先队员队礼。他和蛋娃亲切握手没有一点大干部的架子,并手拉手和蛋娃入座,让蛋娃坐在他的中间。照相时大家自动站整齐,开机前耀邦再三问团县委同志都到齐了么,可别拉下一个同志。下图就是和耀邦同志的珍贵合影。
和耀邦同志在一起后排右七为作者
下午团县委集体向胡耀邦汇报了工作,耀邦同志思维敏捷,知识面广,不断地插话,提出好多事情,让我们思考,例如:怎样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加强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怎样教育青少年渡过难关和困难时期等等。这就指明了我们那一代青年团工作的政治方向和责任。这是青年时期接待的第一位中央大干部,从胡耀邦那里我看到了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作风,平易近人联系群众的作风,艰苦朴素同甘共苦的作风。从六十年代起我就对胡耀邦同志产生了几分敬意,他那朴实平易近人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一生工作的楷模。当天晚上胡耀邦一行下榻在县招待所简陋的房间,团县委同志为了他们一行的安全,大家轮流值班让他睡个好觉。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餐要离开稷山,我们几个青年人又站成一排为他送行。耀邦同志和大家一一握手表示谢意。
我这里还有一个胡耀邦同志赠礼品的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胡耀邦同志任总书记期间,他心里惦记着稷山太阳卫生村人民的疾苦,关心太阳村的改革和发展,连太阳村的文化活动他都具体关心,特地赠送一台彩电。他出访朝鲜,金日成同志送他的两瓶朝鲜名酒,他也作为礼品送给了太阳村。过了几天稷山来的朋友告诉我耀邦同志赠礼品的故事,我听到后很高兴很感动,便驱车带两名同志前去参观,村支部书记和村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讲了赠送情况,为了留作纪念我们和礼品一起照相,这件事在太阳村和周边村的老百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赞扬,一时被传为佳话。激励着太阳村和周边村人民群众进一步搞好改革和开放的决心。
在稷山太阳村看胡耀邦总书记赠送太阳村的礼品(右二为作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青年植树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当时在团干中流传着耀邦同志大会中的讲话情况,我记得最响亮的一句话,他在大会上说青年同志们你们知道我今年多大岁数,会上鸦雀无声,耀邦同志风趣而幽默的说“我今年二十三公岁了。”会场鼓掌大笑,由此可见耀邦同志的开朗性格,从那以后别人问我年龄我也说公岁。并说这是引用胡耀邦同志的一个笑话。
2006年第五期《老年天地》第21页刊登的李振生一篇文章《老树春深更著花》记诗、书、古玩鉴赏家孙轶青先生一文。那还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60年5月13日)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来稷山视察,孙轶青任《中国青年报》总编,孙轶青同志是陪同者。我和他只有一面之交,从照片上看他人虽然老了但大样不走。现在我已到暮年,他比我大十多岁应称他为孙老了,在李振生同志的这篇文章中我对他的爱好和人情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特别是《谒胡耀邦陵园》,孙轶青搞过青年工作,对胡耀帮同志怀着浓厚的革命感情和人情味。我联想到我晚年患病,在透析生涯中,在身体力行,寻找机遇,前往江西共青城胡耀邦陵园缅怀他,了我晚年的一桩心愿。
当我第二次、第三次……见到胡耀邦同志那是1964年6月11日召开的全国共青团第九次代表大会了。
胡耀邦诞辰100周年之际,为了怀念胡耀邦同志我又作诗一首。
光明磊落,荣辱不惊。
无私无畏,清正廉明。
浩然正气,后人典范。
平反冤案,深得人心。
开拓前进,功在千秋。
人民心中有胡耀邦,老百姓永远怀念他。
不知我这样的身份能否写胡耀邦,但我还是写了。
我文革前60年代曾长期做共青团县委书记工作。文革中三次被打倒,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重返工作岗位。
从年轻时期,我就对耀邦通知怀有一种信仰、敬仰和崇敬之心,在我晚年、有生之年,拜读胡德平同志编写的《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满妹编著《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张黎群等人编著胡耀邦传第一卷,韩洪洪编《胡耀邦在历史转折关头》全文细读,有的篇章多次拜读,十分感人有时看到激动时,泪湿书页。
建议:
对今年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有五点建议,不知妥否。
一、规格要高,老百姓都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出面并讲话。
二、希望出版胡耀邦文集。
三、希望出版原汁原味的胡耀邦二、三集。
四、新闻出版胡耀邦录像记录片
五、希望有志之士拍摄胡耀邦故事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