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小事告诉你,胡耀邦是如何走群众路线的
离开党校请工作人员吃饭
据当年担任中央党校职工食堂管理员的丛培纯回忆,当时耀邦吃饭都是职工食堂的饭菜,他喜欢吃的都是普通的家常便饭如苦瓜、水饺、面条等,从不搞特殊。
耀邦担任中组部长之后,离开党校之前的一天,耀邦的秘书梁金泉突然通知丛培纯:“今天中午有五六个人吃饭,准备做几个菜”。”菜炒好之后,耀邦的勤务员张学利来端菜,并叫厨师、司机等一起去耀邦在党校的办公室兼住所53号楼吃饭,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耀邦要请大家吃饭。丛培纯有些紧张,不想去。耀邦就让梁秘书再来叫,没办法就硬着头皮去了。
一进53楼的一楼客厅,耀邦看他有些局促不安,就站起来说:“丛师傅,我要到中组部工作了,要走了,你们为我服务,我都很满意。今天我请大家吃饭,今天的饭不要报帐,记到我帐上。我这里有烟有酒,你们想吃什么自己拿。”听了耀邦的一席话,大家又是感动,又是难过。
家里的私事不许用公车
据当年为耀邦在党校开车的司机郑发明回忆,耀邦在党校工作的那段时间,拨乱反正,耀邦特别忙,因此要整天拉着他东奔西跑。经常去的就是叶帅家和小平家。小平家里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郑发明的,只要一鸣喇叭,小平家里的人就知道是郑发明来了,一些机要件都是郑发明送给小平和叶帅。
耀邦平时住在党校,只有周三、周六回富强胡同的家。第一次送耀邦回家的时候,郑发明自己跑到吃饭,后来耀邦打发人去找,找了好半天才找到,回到家里耀邦批评郑发明:“家里有饭,怎么能到外面吃呢!以后不许到外面吃饭!”耀邦知道郑发明是山东人,喜欢吃馒头,一进家就习惯地喊:“金阿姨,郑师傅回来拉,有馒头没有,赶快给郑师傅做馒头。”后来,耀邦看郑发明喜欢吃鱼,又告诉了金阿姨,每到周三、周六金阿姨都提前做好馒头和鱼。郑发明每次送耀邦回富强胡同的家里,耀邦都留他与家人在一起吃饭。吃饭时耀邦、李昭、德平、德华、满妹以及勤务人员都在一起,吃过饭就在院子里聊天。那时老有人去谈事情,耀邦每天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睡过觉。
耀邦同志对公车要求特别严,关于用车问题,他专门对郑发明提出要求:“我这个车家里人不能随便用,私事不许用公车。”他不仅对郑发明讲,也对家里人讲,而且总当着司机和家人的面一起讲。有一次满妹有意见地对郑发明说:“郑师傅,爸爸有时说的不对,你可以顶他。”耀邦听了笑着对郑发明说:“别听她说,这孩子,从小叫我惯得没相”。
主动与教员握手
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谢武军是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党校,在党校被称为四川才女。
1985年7月15日下午2点,中央党校学员毕业典礼,这时的胡耀邦已经担任总书记。那天,他到党校参加学员毕业典礼,大家站在在党校礼堂前小广场等待耀邦,大家等耀邦过来的目的是欢迎一下。当时,谢武军站在第一排的左侧,当耀邦快要走过来的时候,谢武军就想:“我离耀邦这么近,一定要与他握个手!”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身后的党建部教员陈登才,陈登才说:“你敢嘛?”谢武军回答说:“我为什么不敢!”
等到耀邦走过来的时候,谢武军大胆地把手一伸,叫了一声:“总书记!”这时,耀邦笑容可鞠地把手伸过来了,握住了小谢的手。一旁陪同的陈维仁副校长说了一声:“小谢!”谢武军激动得说不出话了。她回忆说:“本来耀邦一直在鼓掌,不知为什么突然主动把手伸出来,我当时是出于对耀邦的崇敬心情想与他握手。感谢党校的摄影师抓拍了这个历史瞬间,留下了这宝贵的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