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规格图书《胡耀邦文选》出版内情
11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图)
据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知情人士透露,人民出版社已为此书“加印两次,总印数达到了33万册。”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出版“文选”代表最高规格的领导人著作。“还有一个标志说明是最高规格,那就是负责编辑文选内容的是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但实际工作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
书封和书脊只有五个字的书名,并没有标注编辑和出版单位。上述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为了表现本书的“严肃、庄重。”
今天,是中共中央原总书记胡耀邦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央举行了高规格纪念活动。
除了在纪念日当天,七名中央政治局常委一起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座谈会,此外,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胡耀邦文选》也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这本书的出版有什么特别之处,胡耀邦有哪些令人难忘的讲话内容,南方周末带你第一时间看一看。
加印两次,总印数达到了33万册
本书收入了胡耀邦同志1952年5月至1986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77篇,约49万字,包括文章、讲话、报告、谈话、批示、书信、题词等,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昨日,《胡耀邦文选》出版的消息一经新华社披露,一时间洛阳纸贵。据南方周末采访的知情人士透露,人民出版社已为此书“加印两次,总印数达到了33万册。”
最高规格的领导人著作
除了《毛泽东选集》外,中央早期领导人的文选(选集)多在领导人卸任后出版,包括《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任弼时选集》等。
然而,自从1989年出版《邓小平文选》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章选集便多数改名为文选。“这中间只有一个例外,就是1996年出版的《叶剑英选集》。”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这可能因为叶剑英是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
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出版“文选”代表最高规格的领导人著作。“还有一个标志说明是最高规格,那就是负责编辑文选内容的是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但实际工作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
上次最高规格的领导人著作出现在2006年,当时是《江泽民文选》出版。《胡耀邦文选》是时隔9年后,最高规格领导人著作的再一次出版。
“此书准备了近两年时间”
拿到《胡耀邦文选》的第一个印象是,书封和书脊只有五个字的书名,并没有标注编辑和出版单位。上述知情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是为了表现本书的“严肃、庄重。”
南方周末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消息显示,“为编辑出版此书准备了近两年时间”。
那么这本书到底有哪些精彩内容呢,在此特意摘录书中部分原文。
1、关于平反冤假错案。三年多来,成绩很大,但还不能收兵。应该平反的冤假错案,不少地方还有,有的就是顶着不办。平反搞得好的地方,也还有尾巴。我已经告诉纪委,对顶着不办的,再抓几个典型案件,严肃处理,在《人民日报》上公开发表。各地也可以抓几个典型案件,公开处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客气的。平凡冤假错案是直接关系到党心民心的问题,哪一天不解决,哪一天就不能有安定团结,党心民心就不服。所以我们要抓紧搞。
2、上级可不可能犯错误?中央可不可能犯错误?中央的负责同志可不可能犯错误?都有可能。中央的决定、中央的文件、中央同志的意见,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错误。五十年代末期以后,由于党内缺乏正常的民主生活,缺乏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央的负责同志就开始离开了自己的正确思想,犯了个错误。
3、在台湾问题上我们是不能让步的。新中国已经不是小孩子,三十四岁了。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十而立嘛!今年经过几次交谈,中美关系好像有了某种程度的缓和。我们对美国没有什么奢望,一个是台湾问题,一个是经济来往。在经济来往中不能歧视我们,不能一方面说要和我们友好,一方面又把我们划在P组的范围。总之一句话,我们对美国没有分外的奢望,在两国关系中我们不搞小动作,不主动把关系搞坏。
4、我们说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指领导体制的改革,不是指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经过几十年努力奋斗、几千万人流血牺牲换来的,是由人民选择确立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是否定这个制度。提出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从今年开始的,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七八年就讲过,后来我也讲过。为什么今年把这个问题突出出来?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涉及政治体制,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改不动,改不了。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制约着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它是统率。我国的经济同西方不一样。西方经济是独立的,政府只是从税收和法律方面制约;我们的企业是政府各个部门直接管理的。政治体制不改,经济体制改革就遇到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