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为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胡耀邦文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文选,收入了胡耀邦同志1952年5月至1986年10月的重要著作77篇。
2016年是一个反思、学习既往历史之年。据胡耀邦史料信息网负责人盛平介绍,《胡耀邦文选》所选篇目很有代表性,应各方面的强烈要求,决定组织开展一些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胡耀邦的思想业绩和革命精神。
胡德平在这次读书会中谈了《革命干部的作风问题》一文的学习体会。他说,这篇文章是耀邦同志在川北区土改工作团干部会上的讲话要点,其中谈到党的三大作风问题。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能否坚持三大作风,确实是对执政党的一大考验。
胡德平说,文章中有几个观点值得注意:第一,耀邦同志讲“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革命同志之间便不会警惕,不会进步”。执政党有无警惕感,是能否长期执政最重要的主观条件。警惕感,现在看来也由不得人,因为这是主观的,所以还要有群众监督,党要领导人民制定宪法,还要在宪法规定中活动。
第二,“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敢于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个为什么”,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比如耀邦同志对文革“问个为什么”,也有个过程,从怀疑到发问,直至否定文革,都要有客观实际为根据。
第三,从“实事求是”的理论出发,也是耀邦同志对建国以后平反一切冤假错案的工作态度。
第四,“我们的政策必须服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里介绍一下,1950年6月,川北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的“代表公约”第一条是:“我们是人民的公仆,只能站在人民之中,不能站在人民之上。”耀邦同志在会上说:“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好些,人民就亲近了共产党,……哪一个共产党员一旦违反了人民利益,人民就一定疏远他……共产党也就会开除他。”据我所知,制定这样的“代表公约”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
据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计划从即日起,将逐篇刊登有关同志学习《胡耀邦文选》的心得体会,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宝库中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并追忆中国亿万群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客观历程。
参加读书会的有:第十届政协常委胡德平、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胡耀邦史料信息网负责人盛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中央组织部原部长秘书任小彬、中国社科院教授雷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