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活在心中是不朽——周小愚教授《耀邦百年祭》油画展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6-02-02 21:27
浏览:121次
受邀参观湘潭大学美院院长周小愚先生的《耀邦百年祭》油画展,近二十年里,仅这一个画展我从头看到了尾。这既有对周小愚教授的尊重,也因为这个画展直接与我敬重的耀邦先生有关。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若无耀邦先生力挽狂澜拨乱反正,岂有后来的繁荣昌盛!他不止是改革开放的先驱,而且是敢于面对残酷现实,勇于承担历史罪错的一代伟人。
活在心中是不朽,流芳百世为永生。耀邦不死,民心为证!

周小愚,湖南省湘潭市人,湘潭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湘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美术创作研究馆员(国家文化部),享受政府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正、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

画展上,遇到了在当志愿者的湖南知青爱心团队朋友。这几年来,他们为了帮助解决贫困知青的艰难奔走呼号,做了相当多的艰巨工作,让我敬佩。

耀邦先生出身在浏阳文家市山村,家境并不富有,其父母却节衣缩食供他上了学堂。谭嗣同创办的新算学社就座落在他就读的浏阳初级中学旁,先烈以死昭志唤醒民族的壮烈,应该对他有深刻影响。当年投奔井冈山,他属于少有的有文化、有理想的青年。我相信他应该归纳为受传统文化影响渊深的一类人。这从他位居庙堂高位时,曾多次回母校探望便可推断。他为母校题写的校名,如今成了学校德育的标范。尽管他从未利用职权为母校添置过一砖一瓦,但其尊重教育、尊敬师长的德行,已成为家乡永久的纪念。

画展犹如一首史诗,围绕着耀邦的一生展开。生活在童话般田园牧歌中的耀邦,天真无邪的欢愉写在脸上,直逼心弦。我们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九九归原又回到了包产到户的现实之中。若没有这番折腾,若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不激进不把亿万民众当阿斗,丰衣足食的幸福哪能姗姗来迟?那些饿死的、含冤的魂魄绝无可能一直在神州大地游荡鸣嚎。

这是整个画展中我最欣赏的一幅作品《兄弟深情》。关于耀邦兄弟情深的故事很多,几乎每个浏阳人都能来上一段。当然,主要是有关他清风廉洁方面。一个人,能在民众心中留下廉洁自律的形象,且在死后为人深深缅怀,这一辈子值了。

一帧描述耀邦工作的作品,名为《中国心》。

《村口拉家常》形象感人,美中不足的是,耀邦的个子不高,搁在陕北人群中比人高一头,显得不真实了。我们的艺术作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心人物必须高大上。来自西方的油画,素以写实逼真著称,到了中国也开始随乡入俗。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人不生隔阂,真是非常美妙的景境

《邓小平与胡耀邦》在日理万机的时刻,还能有如此和谐愉快的交谈,颇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