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师生赴江西忆垦荒谒陵园 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

东大师生与倪新华、陶金娣老人合影(蒋烨琳摄)
中国江苏网11月20日讯(记者程光通讯员孔祥羽吴莎莎鲁静)11月18日,值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为瞻仰一代伟人、学习垦荒精神、重拾垦荒情怀,东南大学校团委、土木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研究生支教团的师生专程前往江西共青城市,开展了一次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8名研究生和在共青城西湖小学支教的东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共青老垦荒队员倪新华老人的家中,对其进行了专访。倪新华,1940年生,今已75岁高龄。60年前,倪新华老人作为第二批垦荒队员,来到了当时荒芜贫瘠的江西省德安县,在这里挥洒了60年的汗水,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多次来到德安县,三次为共青提名,此后,这片红色的热土被命名为“共青城”。
“我们是自愿报名的。”当被问及当初为何来德安县时,倪老的眼里散发着光芒,思绪仿佛回到了60年前。那时,党中央作出了号召“青年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决策。一时间,众多上海青年响应号召,纷纷报名到江西垦荒,“也纯粹是出于一种爱国之情,我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志愿者大军”,倪老这样说道。
当垦荒队员们来到德安县时,这里到处都是荒地,两米高的野草一眼望不到头,那个情景至今令他们难以忘记。倪老坦言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曾想过回家,但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带着陈毅市长“把德安县建设成小上海”的嘱托,同时也抱着为家里争光的决心而来,如果不做出点成绩,又怎么有脸回去?就这样,老垦荒人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日子也渐渐好转起来。
如今的共青城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被香港主流媒体评为“最具海外影响力的城市”,对于几十年来共青城天翻地覆的变化,始终坚守于此的倪新华老人激动不已。

东大的师生们在胡耀邦陵园进行拜谒(唐剑摄)
当天下午,东南大学的老师同学们又专程前往位于江西共青城市富华山下的耀邦陵园进行拜谒。他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耀邦同志陵墓的瞻仰平台前,排成一行鞠躬致敬并敬献花篮,以此表达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深切缅怀。置身于陵园,他们深切感受到被人民赞为“一生正气深得人民敬爱,两袖清风堪称为人楷模”的耀邦同志为事业倾尽毕生心血的奉献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耀邦同志墓前他们遇到了一群特殊的老人,尽管平均年龄已经达到64岁,但这十多位老人仍专程从江苏无锡驱车近10小时来到这里拜谒胡耀邦同志,他们是1966年的淮安知青,对这片充满垦荒情怀的共青热土、对和青年有着特殊感情的耀邦同志有着深深的热爱与景仰,他们的神色里流露出来的是属于那个年代所有垦荒人独有的坚毅与信念!
伫立墓碑前,凝望着耀邦同志慈祥的面容,师生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上一代垦荒人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以及耀邦同志当年对知青们的谆谆嘱托,一定会指引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