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耀邦
解密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批语
发布时间:2016-11-29 20:29
浏览:422次
“中组部:要考虑向各地打个招呼,为刘案受冤屈的同志要提前平反才好,以免临时被动”。
这,是胡耀邦1979年12月22日有关“刘案”的批语。它收录于新近出版发行的《胡耀邦文选》中。
仕道君查阅到,在这部文选中,胡耀邦“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批语”单独成文,共10则。批示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年零八个月。
2015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对其评价说,“他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推动党的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组织和领导了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大量工作,使大批受到迫害的老同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使大批蒙受冤屈和迫害的干部、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得到平反昭雪。”
胡耀邦关于“刘案”的批语
写给了中组部
如果胡耀邦还健在,今年他一百岁了。
刚刚过去的11月20日,是他的百岁诞辰。此前一天,《胡耀邦文选》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这部文选,收入了他1952年5月至1986年10月的77篇著作,包括文章、讲话、报告、批示、书信、题词等,相当一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
仕道君注意到,在“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批语”里,胡耀邦提到了“刘案”。
这则批语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报登载的《群众纷纷来信,要求为刘少奇同志公开昭雪和恢复名誉》一文之上。
胡耀邦批给的部门是中组部,他在批语中说“要考虑向各地打个招呼,为刘案受冤屈的同志要提前平反才好,以免临时被动”。
批语中提到的“刘案”,《胡耀邦文选》注释第57条这样解释——指“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为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将刘少奇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残酷迫害导致其蒙冤致死的冤案。注释中还说,受刘少奇冤案株连被错判的案件多达两万六千余件,涉及两万八千余人。
在胡耀邦写下这一批语的一年前,即1978年12月,他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而在写下这一批语两个月后,即1980年2月,他在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也是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刘少奇冤案被彻底平反。
▲1989年4月22日,胡耀邦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胡耀邦批语“六十一人案”
该案曾使薄一波等人“蒙冤”
在胡耀邦的批语中,还有一则涉及到“六十一人案”。
关于该案,《胡耀邦文选》注释第53条这样解释——1936年,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中共中央北方局为了开展工作,解决缺乏干部的问题,报请中共中央批准,指示薄一波等61人可以履行敌人规定的手续出狱。对此,中共中央早已有过结论,没有当作问题。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康生、江青等人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于1967年3月将薄一波等61人定为“叛徒集团”。这是一起重大错案。
1978年12月6日,胡耀邦在“中组部干部审查局关于‘ 六十一人案’中十二位同志在‘ 文化大革命’中去世善后工作的报告”上,写下批语——
“我不知其中谁有其他问题,如果不是什么特别重大的问题,只是工作上的错误,甚至是严重错误,就不要再追究了、再做什么另外的结论了。人都死了,为党做了几十年工作,死前又是有点含冤死去的,更不应该吹毛求疵。如果有谁有重大政治问题,那又当别论。我意应即通知所属单位,并尽可能通知本人家属,有些问题现在就解决。”
批语中还写道:“这种事解决越快越好。不快或不热情,都会招来人们理当的责备”。
批语后仅10天,即1978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批准中组部《关于“六十一人案件”的调查报告》,为这一错案做了彻底平反。
▲《胡耀邦文选》收入了77篇著作,相当一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
对一些重要问题
强调尊重邓小平、陈云的意见
在批语中,仕道君(微信ID:shidaokou)还发现,对一些重要问题的处理,胡耀邦还特别强调要尊重邓小平、陈云等同志的意见。
比如1978年4月28日,他在一份“反映鞍山市清查运动存在问题的材料”上,这样写到——可先同冶金部同志商量,把真实情况摸一摸,再考虑如何按邓副主席(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请中组部酌处”的批示精神办理。
再比如当年10月6日,他在“中组部干部审查局报送的关于王鹤寿问题复查报告”上的批语中,这样写到——此件是否请陈云同志先看看,请他提点意见后再上报?
关于王鹤寿,《胡耀邦文选》注释第52条解释说:河北唐县人,1933年8月被国民党逮捕,判刑后关押在南京监狱,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走资派”、“叛徒”,长期关押。
就在胡耀邦写下批语当年,即1978年,中组部做出了彻底平反的结论。当年年底,王鹤寿出任中央纪委副书记。四年后的1982年9月,出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
10则批语中
至少有4则“来信批语”
仕道君还发现,胡耀邦的10则批语中,多则属“来信批语”。
比如——
1978年4月7日,在一封“反映在反右运动中被开除党籍问题来信”上的批语。
1978年9月29日,在一封群众来信上的批语。
1978年12月8日,在廖沫沙来信上的批语。
1979年5月8日,在季铁中申诉信上的批语。
从1978年4月到1979年5月,短短13个月内,10则批语就有4封与来信有关。这也折射出胡耀邦对工作效率要求之高。关于工作效率,胡耀邦在那封“反映在反右运动中被开除党籍问题来信”上的批语里曾强调——这信说我们几个月没有实际解决他的申诉。看来,我们的工作效率还有改进的地方。
而在涉及廖沫沙、季铁中两位同志的“来信批语”中,也不难看出胡耀邦对工作效率的高要求。
比如关于廖沫沙来信的批语中,胡耀邦说——对一切人的复查,一定要着眼于大是大非、敌我性质的区分,不可在细微末节上费工夫,否则,久拖不决。
廖沫沙,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教育工作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迫害。
而关于季铁中申诉信的批语,胡耀邦亲自批给了时任中组部副部长的陈野苹。
季铁中曾任东北军区政治文化干校校长、工程兵部政治委员。1960年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
在这则批语中,胡耀邦写到——如档案中仍装着季同志的材料,那应该加以撤销。这一点,我是完全支持季同志的。究竟如何办好,请你们开诚布公地商量办。
关于平反冤假错案
胡耀邦曾批语“请大胆工作”
关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作风,胡耀邦的批语中也留下了“印记”。
1978年11月3日,他在“中组部一位干部所写报告”上,就留下了这样的话——
“请你们大胆工作,想更多的办法使各地认真解决我们转去的案子。最核心的问题是:怎么使全党真正迅速的、负责的、认真的办案。共产党员要会干实事,多干实事,不是应付上面,更不是图虚名。这一点,还请你们不断地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