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黛:“请胡耀邦坐头等舱”——第一家私营企业主姜维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5-10-22 16:26 作者:陈黛 浏览:84次

在上个世纪80年代,胡耀邦的一句“从事个体劳动也是光彩的”讲话,让无数个体户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姜维以此践行并受益终生;从在大连动物园门口摆照相摊位,到获得新中国第一张私营企业执照,一个平民老百姓姜维的命运进入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并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84119日,姜维在胡耀邦的亲自关照下,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大连光彩实业公司,从此,在中国销声匿迹27年的私营企业开始复苏复兴。10年后,第一批羽翼丰满的10位民营企业家联合发起了“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倡议,并得到了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光彩事业”由此诞生。

2015年,是胡耀邦诞辰百年;在他逝世第26年之际,徐庆全老师带着我和史义军去采访姜维,回忆26年前的这一天。

突来噩耗

陈黛:胡耀邦去世后,您参加了追悼会,你能讲讲参加胡耀邦追悼会的一些情况吗?

姜维:1989年的4月份,我正准备率领中国私营企业代表团到日本访问。走之前,我准备去请胡耀邦同志为我的即将出版的日文书题写“光彩”两个字。415号,我坐飞机从大连来到北京,接我的人突然告诉我,听说耀邦同志今天早晨逝世了,我当时不信,我还打他一下说他胡说八道,怎么可能呢?我告诉他,我就是来找耀邦同志请他题字的。

到了下午,真的公布了,我蒙了,怎么能巧到这种程度呢?耀邦批准我办私营企业,他的支持和关怀在各个部门的文件上得到体现。此前,我跟他家人都见到了,他也知道我这个人,却一直没有面对面跟他交流过,这是第一次可以单独见面的机会,他却走了,所以我心里特别受不了。

416日,我住在富强胡同六号,这是耀邦同志的旧居,也是团中央的招待所,我们来北京就住在这里。我正好那天就住在他原来住过的房间。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几乎哭了一夜。我作为一个老百姓的孩子,能得到他的关心和帮助,我却没能见到他……

陈黛:那时候纪念耀邦的氛围如何?除了组织安排的纪念活动,自发参与的人是否很多?

姜维:第二天,我自己来到了广场,就坐在那个纪念碑台阶上,坐了整整一天,那时的心情没法形容。18日,团中央的几个同志来找我,曹维州等几个人说,咱们到耀邦家去,我们就到了崇文门花店买花。花店服务员得知我们去纪念胡耀邦,说什么也不要我们的钱。我问为什么不要钱,他说因为是送给耀邦的:“我们也尊敬他,你们去他家也替我们鞠个躬。”

花圈的缎带是曹维州趴在一辆车的引擎盖上写的,内容是“听您的话,干光彩事业,做光彩的人”。

当时正好沈醉先生知道我们要去,他说也把他的名字写上。我们写好后,到了会计司胡同,很多人在那排队,我们也排队进去,大家都哭了。

1990125日,胡耀邦的骨灰安葬在江西共青城。夫人李昭感谢共青城的乡亲们)

这个时候胡德平出来,把我叫到了一个房间里,让我写几句话,我写了这样几句话:“我代表中国3400万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为您老人家送行,我们一定听您的话,干光彩的事业,做光彩的人”。

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纪念胡耀邦很有影响力的文章,叫《11亿中国人为你送行》。这篇文章里面,写到很多社会知名人士到他家里吊唁的过程,把我写的那段话也都放到上面去了。

那天拜祭结束以后,德平对我说,姜维,追悼会你要来。原定我是19号赴日访问,为了我参加追悼会,代表团推迟了访问时间。这样,我就回到大连,为参加追悼会做准备。

“请胡耀邦坐头等舱”

陈黛:你回到大连要准备什么?

姜维:我要冲洗放大一张耀邦同志的照片。当年,我在辽宁成立光彩事业公司的时候,团中央领导送给我一份礼物:胡耀邦同志谈光彩事业的一张照片,一直挂在我的办公室,我要带着这张照片参加追悼会。照片放大后,我镶了镜框,镜框上做了两个缎带。

陈黛:追悼会是22号举行,你是21日赶回北京的?

姜维:我本来安排21号从大连飞往北京,但因为有雾没有飞成。当天,我坐火车赶到沈阳,准备22日再从沈阳飞北京。

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了沈阳桃仙机场,发现排队买票的队伍长长的,我担心买不到票,就过去问服务员能不能让我先走。服务员得知我是去参加胡耀邦追悼会的,立刻同意,并向排队的人说明,排队的人们一下子就让开了,纷纷说让我先走。

登机前,没有想到的事情出现了:过来两个武警走到我面前说说:我们领导让我们护送耀邦同志(照片)上飞机。

我捧着耀邦相片向飞机走去,沿途许多的人都在哭并对着照片鞠躬,那时候人们对领袖的感情无法形容。上了飞机以后,因为我是补的票,座位在后边,我就往后走,这时候飞机的机组人员过来说:同志,我们请耀邦同志(照片)坐头等舱。

我捧着耀邦照片从后面往前走,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不说话,都目送着我。我到头等舱后,把相框放到座位上,给机组人员鞠了个躬,机组人员也向耀邦同志遗像鞠了躬。

从沈阳飞到北京一个多小时,很短,一路上竟然没有人说话,听到的就是哭泣声。飞机落地后,很多人过来,摸着胡耀邦同志的相片,有的说我们家就是他解放的,有的说我们家人就是他给平反的,那个情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送葬车队里唯一的出租车

陈黛:你什么时候赶到人民大会堂的?

姜维:从机场出来后,我用衣服把相片包起来上出租车,我跟司机说先到团中央,然后到人民大会堂。因为交通管制,司机开到丽都酒店附近就不走了。我说你走吧,我是参加胡耀邦追悼大会的,他不相信,我就把相框打开给他看。遇到警察我就把这相拿出来,说我去参加追悼会,警察就放行。那个年代的人们太可爱了。

快到台基厂的时候,团中央的人在路边等我把请柬给我,我就直奔大会堂。因为当时是实况转播,到处都能听到转播声,就听到广播说胡耀邦追悼大会结束,我一听就蒙了,那个司机也蒙了,车一直开到了西南门。

下车以后,司机招呼我拿行李,我愣了一下,马上我就想,不管它了,我捧着相片往大会堂里面走,这时候司机就叫我等一下,他从兜里掏出来驾驶执照说让我拿着,做为抵押。我没拿他的驾驶执照,就是让他等我。一转身就要走,他又说你等一下,我说我来不及了,让他快说,他说:你进去能不能替我鞠个躬,因为我们家也是耀邦给平反的。

这时候,警卫就过来了,他说追悼会结束了,我说结束了我也得进去,我是外地赶来的。我认识人民大会堂的苏局长,我就跟警卫说我找苏局长。巧的是,一个人走过来问我:你是找我吗?我一看不是大会堂的苏局长。他自我介绍叫苏仲祥,北京公安局局长,并问我谁叫我来的,听我说了德平两个字后,他拽着我就往里走。进出都是同一条路,我们往里走时,邓小平、赵 阳、杨尚昆等同志都在往外走,因为我捧着胡耀邦的相,他们都回头看。到了东大厅,突然看到一些记者也在跑回来。

陈黛:你在现场见到了水晶棺内的耀邦以及他的家人,当时什么感受?

姜维:到了灵前,整个人都蒙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时候德平过来他说:你大点声说几句话吧。我就站在那中间,捧着相片,脑子里一片空白:说什么?怎么说?我该叫他什么?他也不是总书记了,后来我说:耀邦叔叔,我代表中国3400万个体户,私营企业来送行,为你送行来了,我们一定听您的话!

我说完后,警卫过来把相片收好,带我挨个跟他们家属握手。握到中间一个老头,穿着黑色的土布衣服,解放牌的黄胶鞋,长的和耀邦很像,鼻涕眼泪一把地在那哭。我紧握着他粗糙的、长满老茧的手,心里感慨:这是共和国一号人物的哥哥!等我来到了李昭阿姨身旁,阿姨一下子抱住我说:孩子你来了!然后她就拉着我的手,走到水晶棺旁。阿姨拍着水晶棺说:孩子,记住他跟你们说的话,干光彩的事业,做光彩的人哪…….

陈黛:追悼会结束后,耀邦同志的遗体即送往八宝山火化,你参加去八宝山的送行队伍没有?

姜维:开始起灵时,德平又过来,让我也去八宝山。我跟着往外走时,我旁边一个人问我从哪来,我回答我从大连赶来的。这个人就是温家宝,他当时是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这时候团中央办公厅主任孙怀山也过来了,问我的车在不,我说在,他说就上你车,并拿出他的车证给我。于是,我们七个人挤进了出租车。车队刚一走,警察不让我们这个出租车插队,我拿出车证,警察敬个礼就放行了。我们的车在车队中间稍靠后,整个车队就我们一辆出租车。

车队到了公主坟就走不动了,路上很多老百姓都下跪哭泣。德平多次从车上下来拜谢群众,上了车再继续走。到了八宝山,在耀邦火化之前,李昭阿姨带着全家一遍又一遍的讲,耀邦你累了,你休息去吧。

李昭阿姨还念了几句诗。她说一句,大家鞠一个躬。乔石、胡启立、宋平、温家宝等领导都在,都陪着老人家一遍一遍地鞠躬。我看到胡启立同志不住地在哭,我站在他旁边,眼看着他的眼泪就那么一直在流。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要给耀邦做石膏面模,我们都到休息室里等着。在休息室里,德平很动情地对我说:姜维,我记得我跟我父亲谈你的时候,是在后海散步的时候,讲了你的故事后,父亲说让你好好干,支持你,希望你干大干好,还说有困难找他。我听了异常感动。

在火化前最后一个小时,大家跟耀邦做最后告别,后来有人把这些宝贵的相片洗出来给我,我很感动。我感动的是我作为一个平民老百姓的孩子,能参加胡耀邦的追悼会,能最后为他送行,真是很荣幸。

“干光彩的事业,做光彩的人”

陈黛:你被团中央及胡德平邀请参加追悼会,他们是把你作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你是第一个私营企业准生证的获得者,你代表当年3400万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姜维:1984119日,在耀邦的关照下,恢复了私营经济,这第一张牌照就是给了我创办的私营企业。

我的公司是第一个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叫“光彩”,在耀邦同志不担任总书记后,有人来做我工作要我改名字,我问改什么名字,他们说不能再叫光彩了。我说那行,那就加个“不”字,不光彩公司行不行。他说你怎么能这么开玩笑?于是,我告诉他:光彩,这是胡耀邦代表党中央向我们个体私营的代表们寄语的,它代表党中央的关怀,让我们做光彩的事业,让我们做光彩的人。我不会改的,因为胡耀邦给了我们做人的尊严,光彩有何罪啊?!

记得有一篇文章,叫胡耀邦的人格力量,德平的秘书拿给我看,里面专门写了一段我。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就是胡耀邦的人格力量,那是万人敬仰的一种精神,能把我写到这文章里,对我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我不是没有瑕疵的人,但是,实实在在的说,在我走过的人生的道路上,我始终把“光彩”这两个字看的很重。

每年必去共青城

陈黛:据我所知,你每年都要去江西共青城扫墓祭奠胡耀邦,这几十年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姜维:第一年耀邦没有安葬,第二年安葬时候我没有去参加。我第一次去是1991830日,是带着我们公司十多个员工从大连去江西共青城。这个日子是耀邦同志光彩讲话的日子,我们在那念了纪念他的祭文。

1992年开始,我就改在415日他的忌日这一天去墓地拜祭,多年来形成的一个规矩,也成了习惯一样一直沿袭着。每年的413日,不管在哪,我一定要赶到北京,去看李昭阿姨。我们之间真像母子一样,我结婚是她做证婚人,她对我特别好,也特别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我就讲大家怎么怀念耀邦。我发现她特别需要知道。当我离开时,她就去储藏室拿瓶酒拿盒烟给我,烟就是耀邦最爱抽的骆驼牌。她对我说,你耀邦叔叔不能喝酒,这瓶酒留给大家喝,这个烟给他抽。然后我就拿着烟和酒,14号去到共青城,15号去墓前我们都搞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么多年也形成了一种习惯。

多年来,我只要一走进陵园,眼泪就开始流,到今天都是这样;看电视,只要一有这样的内容,我的眼泪就会流出来了。跟恩人耀邦这个感情没法用语言表达,经常在梦中梦到他。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一脉相承代代情,我写了几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是美丽的传说,就是耀邦陵园曾经发生过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都经历了的。比如下瓢泼大雨时,我们走到陵园的时候,雨就停了,走到墓前时那块地竟然干了,这都是我见到的。据共青人说中央好几个领导去都遇到这样的事。

陈黛:你每年去共青城祭拜耀邦,给你印象深刻感觉特别的是哪次?

姜维:应该说每年都留下深深的印象,记得百岁将军吕正操,刘湖陪他去共青城时,我也在。走上墓前他坚持走下轮椅,哭得跟一个小孩似的。

往山上走的时候下着雨,不是很大,吕老一边走一边埋怨警卫员和秘书让他穿了双布鞋,他说:我特意准备了双皮鞋来看耀邦,给我落在专列上了,我得穿皮鞋来见耀邦啊!当地准备了轮椅抬他,他就不上,后来我们大伙硬给他放到轮椅上;还有几十米要到墓前,他大声要求把他放下。下来以后,我给他打着伞,他一边走着,突然间站住了,弯腰捡地下一根烟头,说,这个地方怎么能扔烟头呢?

到了那个墓前,老人敬个军礼。对着雕像说:耀邦,你小我好多岁啊!你怎么先走了,留着我这没用的干什么。然后老人就哭了。

像这样的故事我也经历了很多。我为什么要坚持每年去,第一,我是有感情;第二,我是要做给别人看,因为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就要让人们知道他是好人。

我在很多的场合,我经常演讲的最后三个字是不忘本,这个不忘本,不光对我们自己,所有的人都应该感恩。我一布衣子弟,受恩中共两代领导人,我很荣幸,也很光荣。

(本文整理过程中,史义军先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谨此致谢。)

来源:徐庆全读史

推荐 推荐0
  • 京ICP备2025138069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93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关注服务号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