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风:胡耀邦开怀畅谈天下事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一九八五年四月九日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来京采访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港澳记者。
胡耀邦在同记者们一个半小时的谈话中,有问有答,谈笑风生。他说,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年富力强、 知识较多、作风正派、有开拓精神的干部;我们国内的政策只能越变越好;我国诚心诚意地愿意同苏联改善关系;香港同胞要发扬团结、爱国的光荣传统,为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作出新贡献。
上午九点半,胡耀邦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书记处候补书记乔石、郝建秀,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兆国等一起来到会见厅,同港澳记者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在同记者们合影后,胡耀邦高兴地对记者们说:“走,谈话去。”他同记者们步入另一间会议室愉快地谈了起来。
“这是胡启立同志”,胡耀邦笑着向大家介绍:“他是我们党中央书记处的常务书记,今年五十五岁,陕西省榆林县人。 你们要是发他的消息的话,就说我们党内对他的呼声很高,都拥护他在今年九月我们党召开全国党员代表会议时进入中央政治局。
“这是乔石同志,还不满六十岁,浙江省定海县人,是我们中央书记处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胡耀邦指着郝建秀说:“她是郝建秀,山东青岛人,是我们党中央书记处的候补书记,今年四十九岁。她是纺织工人出身,新中国成立后上了大学。五十年代初,郝建秀工作法就是她创造的哩!”
胡耀邦指指王兆国说:“他叫王兆国,是我们中央办公厅主任,河北唐山人。他曾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秀生,毕业后在湖北省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当过技术员、车间主任、政治部主任,搞过厂长、党委书记的工作,今年四十三岁。”
“你们是新闻记者,到过许多地方,采访了许多人,今天我先采访采访你们好不好?今天你们可以发个消息,题目就叫总书记采访了我们。”胡耀邦的这些话,使记者们更加乐了。
“我采访的题目很简单:第一,你们在座的哪一位到过内地的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见没有人举手,胡耀邦笑着说:“啊,没有。”
“去过东北的有几位?”“啊,有七、八个人。” “去过新疆的有谁?”“噢,有两位。”
“到西藏的呢?”“哟,一位。”
“去过三峡的几人?”“不少,有八人。”
接着,胡耀邦又逐一问了到过台湾、印度、日本、苏联, 东欧国家的人数。
胡耀邦高兴地说:“第二,同你们商量个问题:记者应该满天飞嘛,应该到许多地方采访。当记者最重要的条件是不怕困难,到处走,了解真实情况。你们采访领导人和名人只是方法之一,另一个方法是到下面去,到群众中去。世界上有许多名记者,如斯诺、根室,我国的邹韬奋,还有瞿秋白同志也是记者出身,他们都是这样工作的。记者就应当是旅行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政治家。”
“我们欢迎你们每年到祖国内地来采访一次,每次一个月, 可以组织个采访团,到内地各省、市、自治区走一走。费用由我们出。”听到总书记这样说,记者们高兴得鼓起掌来。
“我不但希望你们到祖国内地深入调查,还赞成你们多到世界上一些国家走一走,多访问、多比较,看一看我国有哪些方面比外国落后,哪些方面比人家好些。香港范围总是小一些嘛。”
“第三,你们对内地的新闻报道有些什么看法?”胡耀邦问。
有的记者说,内地的新闻太板,有的说新闻还不够开放,有的认为不够快,还有的记者认为对新闻限制太多,有的说缺乏社会新闻。
听了这些意见,胡耀邦笑着说:“我们的宣传报道中还有一些套话,但社会新闻也不是没有,比如关于批评不正之风的报道不就是社会新闻吗?”
“第四,向你们了解点情况:香港有多少家报纸?”胡耀邦接着问。
有的记者答:“有五十六种报纸。”
“发行份数有多少?”
“大约有一百五六十万份。”
“有多少种杂志?”
“四百多种。”
“好,我对你们的采访完了,现在你们采访我吧。"胡耀邦在记者们的笑声中说。
当有的记者请胡耀邦总书记谈谈对中青年干部的选拔使用问题时,胡耀邦说:“这几年,我们在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 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面做了丰些工作,就是要把那些年富力强、知识较多、作风正派、富有开拓精神的干部提拔使用起来。我们把这一工作作为发展我们事业的重要问题来做。”
胡耀邦告诉记者们,现在全国已有九十万名老干部退了下来,估计到明年退下的老干部会共有二百万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一百零七个部门,加上二十九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是一百三十六个单位。对这一百三十六个单位的一、二把手,即党委书记、省长,部里的部长、第一副部长正在进行调整。
争取今年六月份全部调整完,要求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领导干部在六十岁以下。有百分之二十几的人,由于情况需要,虽然过了六十岁,还要留任一个时期。
胡耀邦说,今年九月份召开党的全国党员代表会议时,中央委员会中要进百分之十五的年轻人,政治局、书记处也有些老同志要退下来,换上一些年轻人。
有记者问,目前中苏两国都表示要进一步改善关系,请总书记谈谈对两国关系改善的展望以及如何消除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障碍。
胡耀邦说,我们真心诚意地愿意同苏联改善关系。中国一向主张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友好关系,为什么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有着共同最长边界线的国家不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呢?我们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仅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开放。
胡耀邦说,目前中苏关系是不正常的。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愿望。但是,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必须消除在边境上对我国安全存在的障碍。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我们不同任何国家结盟,不依附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这个政策不仅本世纪要坚持,到下一世纪也要坚持下去。
他说,至于中苏关系能改善到什么程度,有什么突破,我讲不清楚,因为这不是单方面的意愿能够决定的。但是,目前双方都同意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济交往,希望提高两国会晤的级别。今年两国的贸易额将从去年的十二亿美元增加到二十亿美元。在这些问题上我们方面不存在任何障碍。
有记者问,军队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干部年轻化有什么看法。
胡耀邦说,香港新闻界对内地形势的报道在有些问题上是不准确的。最主要的是说什么内地政局不稳,内部意见不一等等,这是一万个不确切。我们的军队是最可爱的人,是党在几十年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我们的军队目前装备水平和文化水平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确实是一个弱点。但同世界各国相比,我们军队的最大优点就是对党和人民的感情十分深厚,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于改革中的一些政策开始时不理解的,不仅有军队的同志,还有地方的同志,但一时不理解并不是不赞成,这完全是两码事。我们的军队在实行干部年轻化方面执行得非常坚决, 军队三个总部已经提拔了一批年轻干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所以,根本不存在军队不执行党的政策的问题。
在谈到国内政策问题时,胡耀邦说,有人说我们的政策在变,为什么不变呢?世界在变,人也在变,为什么政策不变? 他谈到了要发生变化的五个方面:
一是政策要变,如果不变就会僵化,要越变越开明,越变越顺乎人心,越变越完备,越顺乎世界潮流和人民的需要。他说,当然他讲的是向前变而不是向后变,更不是开倒车。
二是人民的生活要越变越富。他说,现在香港人的收入比我们多。他估计到1990年全国农村人口平均收入可达800元左右。那时内地的工资就会相应提高,到1997年内地人同香港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就逐渐接近了。
三是我们的社会、国家的自然环境和面貌要越变越优美。
四是我们的社会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要越变越高尚。
五是总起来讲,我们的祖国要越变越强大。中国强大了对于保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就会大不相同了。
当记者们问到如何纠正当前存在的不正之风的问题时,胡耀邦说,有人说当前存在的不正之风是改革引起的,这种说法不对。这种不正之风的根源一是来自旧社会,二是来自文革中的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我们不是不讲个人利益, 我们反对的是个人主义,我们讲个人主义是指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上。无政府主义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当前的不正之风就是来源于这两个主义。当然搞不正之风的人还是少数,此外,也由于我们的制度仍不完善,使不正之风有了可乘之机。
胡耀邦最后说,今天在座的大多是年轻人,希望大家看到祖国无限美好的前途,团结起来,发奋图强,为祖国多做贡献,这是我们对香港包括对台湾年轻人的希望。
来源:八十年代的风
